('请林公公放心,辎重后勤和民夫的事,这段时间下官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了!
张居正立刻向着林逸晨庄重的鞠躬行礼,然后恭敬的回答:因为去年打仗,北方粮食收获不多,再加上长途转运消耗太大。所以经过户部和兵部以及工部的共同商议研究后,决定粮食由关中和中原出。
关中的粮食在运抵中原后,便可以沿黄河和淮河南下,一路通过水运的运送粮食军械物资。
这样可以尽量的节省人力,加快速度,减少损耗。
民夫则是关中出一少部分,中原出一大部分!张居正说道:下官保证会有足够的粮草,绝不会让前线大军饿到肚子。
毕竟去年关中和中原的粮食,都是年景非常好的大丰收!
民间并不缺粮,仓库也并不缺粮。张居正笑道:目前各地粮价都很稳定,老百姓都有的吃,饿不着。
很好。林逸晨闻言满意的微微颔首:去年先是打西戎国,又是出征中原和幽燕,关中老百姓已经奉献颇多。
今年又调用一批粮食,会不会导致不少老百姓饿肚子?林逸晨严肃的说道:虽然不至于饿死,但也吃不太好吧?
这个林公公您放心,我们会从巴蜀往关中调用一批粮食,以确保关中的粮价平稳。张居正立刻回答:巴蜀天府之国,粮食并不缺,就是道路太难走。
大规模向外运送粮食,这不现实。
但是小规模运送一些,这还是可以做到的。张居正看着林逸晨:下官说实话,关中老百姓的日子肯定是还要苦一些的。毕竟大战时期,一切以供给军需为主,民生次之。
但不管怎么说,都肯定饿不到肚子!
张居正说道:待大战结束后,关中老百姓的生活也就会立刻变好了。
现在的辛苦,都是为了以后的快乐,毕竟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张居正再次看向林逸晨:关中的老百姓都能够理解,都支持林公公您!
毕竟若不是林公公您守住了潼关,他们现在别说吃饱穿暖了,恐怕都妻离子散,给人为奴为婢了!
所以暂且辛苦一些,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张居正说道:总比被人杀了当肉脯强吧?
这倒也是。林逸晨微微颔首:那就再苦关中老百姓几年,骂名我来担!
告诉他们,他们的辛苦,他们为大奉的付出,本总管我都记在心中。林逸晨严肃的说道:待天下一统后,我会免除关中地区三年赋税,让他们可以吃饱穿暖的吃好喝好,积攒积蓄!
现在没办法,大家共度时艰,一起苦一苦吧!
毕竟打仗嘛,谁能不苦?林逸晨神色凝重:总不能让前方的士兵,饿肚子吃饭吧?
下官明白。张居正立刻向林逸晨重重鞠躬:有林公公您这句话,关中老百姓们心里有了盼头,一定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支持您一统天下!
很好。
林逸晨满意的微微颔首:官员储备的怎么样了?
毕竟本总管拿下齐鲁和江南后,改革变法是一定要推行的,给老百姓的实惠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有罪的是齐王楚王和那群齐楚的世家勋贵,而不是老百姓!林逸晨严肃的说道:这些当权者,本总管一旦拿下齐鲁和江南后,必定严惩。
但老百姓那都是大奉的赤子,本总管会一视同仁,让他们过上好生活。林逸晨笑道:若是大奉朝廷拿下齐鲁和江南后,他们过的日子还是一如既往,还是贫苦无比。
那本总管和大奉朝廷,不就白去了?
这是绝不可以的!林逸晨十分严肃的说道:他们的生活必须有改变,而且是越来越好!
这个林公公您放心,吏部已经积攒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官员,都是从关中各地和幽燕中原调回来的佐贰官员。
这些人目前都在家休息待职,可以随时到齐鲁与江南上任。
另外恩科的时间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三月三上巳节。张居正再次说道:今年的恩科,预计会取进士一百到一百三十名。
这些进士除却小部分发往关中和中原以及幽燕各地学习,补充佐贰官员的缺口外。大部分都会被派往江南和齐鲁,担任副职,配合这些有经验的官员,进行改革变法事宜!
这些进士在备考时,都全部关注着改革变法,有基础的理解。张居正笑道:只要有人带,应该可以很快上手。
一百人不太够,毕竟需要官员的不仅是齐鲁和江南,闽粤湘楚云贵太多地方,都要官员。林逸晨略微思索:今年的恩科可以适当性的放放水,录取二百五十名进士!
如果明年不缺官员了,那明年的科举就适当的严肃一些,录取个六七十名就好。
如果缺,那再视情况放水,继续扩大规模。
知道科举一科录取进士,一般都在七八十到一名名之间的林逸晨笑着说道:特殊时期,特殊安排嘛。
下官谨遵林公公您命令。张居正立刻重重鞠躬领命。
然后就是监督的事情,一定要做好。林逸晨再次说道:就好比延州邱健的事情,要不是本总管到延州微服私访,哪能知道延州的官员竟然联合户部和兵部的官员,做出这种恶事!
这些新科进士,都必须要廉洁,要奉公守法。
不该伸手的地方,绝对不能伸手!林逸晨十分严肃的扫视着张居正和一众官员:否则不管有什么理由,不管背后是谁,都要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