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汴梁城。
林公公,下官幸不辱命,虽然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其中有很多波折,但可算是成功的劝降了博州城!
一路风尘仆仆的,快马加鞭的赶到汴梁城的高远原,兴奋的向着林逸晨重重一躬:乐从训虽然成功劝降了博州守将李守业,但是在下官以三寸不烂之舌的说服下,面对燕王动辄屠戮童男童女献祭螭龙的残酷行为,在博州士兵中威名很盛的李嗣业,还是在下官的说服下,最终选择了投降您。
于是他发动兵变,驱赶了高远原和李守业,在固守博州城待援了!网站即将关闭,请
阅读最新章节
高远原急切的看着林逸晨:但是林公公,博州城毕竟孤悬于外,再加上燕王又是个呲牙必报的小人,所以他一定会愤怒的派兵攻打博州城,意图拿下博州城的屠城出气。
而且博州城的存在,对燕王而言,那就是插入黄河以北的一颗钉子,会影响他的大军和我们进行最终的黄河会战。
所以不管怎么说,他应该都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想要彻底拿下亳州城。
在林逸晨目光炯炯的注视下,高远原深吸一口气:否则不管是行军打仗时,担忧博州城的守军出城来袭。或者是两军对垒时,担忧博州城的守军偷袭粮道。
因此对燕王大军而言,若是不拿下博州城,那他们绝对是寝食难安的。
理解。
林逸晨微微颌首: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博州城坚守一天,燕王就会浑身不舒服一天,就没办法全力以赴的,和本总管打决战。
这事你做的很好,有博州城这颗钉入黄河北岸的钉子在,我们大军获胜的几率,起码多了百分之十!
你的功劳,本总管记下了,这是大大的军功无疑!
林逸晨重重的拍了拍高远原的肩膀:待中原会战胜利后,在大军论功行赏时,本总管自然会向陛下替你报功,届时封伯封侯,不在话下!
下官谢林公公提拔!
兴奋的向着林逸晨重重一躬后,高远原再次说道:林公公,既然李嗣业投降了,那他就是我们的人。
您一定要救救李嗣业啊!
高远原急切无比的看着林逸晨:博州城只有三万守军,即使加上城中的民夫,也就凑个五万人。
面对燕王五十万大军的攻击,博州城恐怕是守不了多久的!
这的确是个问题。
神色凝重的林逸晨微微颌首,严肃的扫视着一众将军和文官:你们对此怎么看?
杀!
卢锡安毫不犹豫的重重一挥手:末将愿意率兵渡河,支援博州城!
不可!
韩熙载却是立刻摇头:燕王的五十万军队已经屯驻在黄河北岸了,这时候我们渡河支援博州城,燕王的军队是绝不会坐视不理的。届时他一旦半渡而击,那我们渡河的军队,一定会被杀的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现在我们双方隔黄河对峙,就是谁先忍不住的渡河,那谁就容易失败!
是这个理儿!
现在渡河支援博州城,对大军的存亡而言,实在太危险了!
没错,博州的作用是替大军吸引燕军的兵力,让燕军无法全力以赴的参加会战。若是我们因为救援博州,全军出动的渡河,那就是给燕军可乘之机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渡河救援博州是绝不可取的,毕竟接下来的中原大战中,最重要的是获得大战的胜利。哪怕为此牺牲博州城,只要可以获胜,也是值得的!
一众文武官员纷纷出声,均是反对半渡而击。
这,这——
高远原瞬间脸色错愕。
毕竟若是得不到林逸晨大军的支援,单凭博州城的三万士兵,即使有着防守优势,但是面对燕王的五十万大军,那也坚守不了太久啊!
你们说的有道理,的确是不能仓促渡河的,给燕军半渡而击的机会。
林逸晨微微颌首,神色凝重的看向高远原:当然李嗣业竟然投降了本总管,那本总管也不会对他视而不见,真的放弃他的,把他当成一枚促进大军获胜的弃子。
这样吧,他有两个选择。
林逸晨严肃的伸出两根手指:因为大军不能仓促渡河,所以他可以带领博州守军的退出博州,来黄河南岸投奔大军,成为野战主力。待本总管击败燕王大军后,自然会收复博州。
第二便是他死守博州城了!
林逸晨凝重的看着高远原:虽然死守一定会损失惨重,但也不必太过悲观。因为在我军的对峙压力下,燕王不敢也不会全力以赴的攻城。只要他抗住燕王一开始的三板斧,那燕王最多也就是围城罢了。
毕竟中原大战的真正胜负点,还在于这次的黄河会战!
若是燕王不惜一切代价的拿下了博州,到时候师老兵疲的他,拿什么和本总管我打黄河会战?林逸晨笑道:所以燕王没有那么蠢。
为此只要李嗣业坚持住,那就有一线生机!
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