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兵回华阴,回秦岭!
重重的一咬牙,项梁还是做出了最稳妥的决定:楚王把这三万人交给了我,我不能拿三万楚军精兵的性命去冒险。若是这三万人全部折损在了长安,那楚王的势力都会大大受损!
可你这么撤回去,又怎么向齐王交代?
姬存勖却是一声冷笑:你破坏了齐王拿下潼关的大局,我告诉你,齐王是绝不会放过你的!
我直接从秦岭回楚地了,不去中原了。项梁不屑的一声冷笑:我是楚王的人,齐王他管不到我。奉劝你还是多想想你自己吧,当初杀来长安是你蛊惑我的,齐王也不会放过你的!
而且你也不想想,这三万楚兵在华阴和临潼都算是饱掠一场,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少金银财宝和绢帛绸缎。现在我要下令让他们去潼关拼命,做这种九死一生的事,你信不信他们会立刻哗变的,直接砍死你我?
他们早已归心似箭,不想再打了。
项梁摇了摇头:此前之所以亡命打长安,是因为大家觉得拿下长安后,会更能发一笔横财,这才愿意冒死的攻打长安。
现在既然发不了财,谁愿意去潼关那样的穷地方拼命啊?项梁直接走出中军大帐:全军听我命令,立刻撤兵,走华阴进秦岭的回楚。
快!
回楚地,享受去了!
随着项梁的下令,这二万归心似箭的楚军携裹着投降后,被迫当辅兵的背着财货和辎重,推着车的五千虎卫军降兵,便快速的向着华阴冲去。
这些楚军虽然有些疲惫,但也是人人带笑,心中还是颇为兴奋的。因为即使没有拿下长安,但是这次他们拿下华阴的,也是劫掠府库和富户的发了好一笔横财。
现在他们只想拿着钱回楚地潇洒,可不想再打仗送命了。
长安!
眼见这楚军都饱掠而归的没了战心,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唾手可得的长安后,姬存勖也就只能找到了手中还有着三千多士兵李严,暗中对李严使眼色的,带着三百高手跟随李严行军了。
他的第六感告诉他,这次项梁想要轻易的撤回楚地,恐怕没那么容易!
而李严虽然是个降将,但是掌军颇严,显然是个可以拉拢倚重的将才。而且听说李严和阉狗有着夺妻之恨,所以他也不担心李严反投阉狗,自然是准备拉拢李严回晋地了!
唏律律!
在项燕撤兵后不久,第二天上午,林逸晨便带领着十四万大军赶到了长安城,屯驻在了广安门外。
下官兵部左侍郎,兼城防总指挥官于谦,拜见林公公。
末将石亨,拜见林公公九千九百九十九岁!
随着林逸晨下马,这于谦和石亨自然都二话不说,便立刻向着林逸晨重重鞠躬,对林逸晨的尽快回援十分兴奋。毕竟此前他们带人和项梁一番血战,也是损失惨重,压力颇大。
两位快快请起,两位都是我大奉的忠臣勇将,本总管对你们的表现十分满意。
林逸晨立刻大笑着的,直接扶起了于谦和石亨:这次能够守住长安,两位功劳卓著,真是辛苦两位了!
这是下官该做的。zъzW.ζ
于谦倒是不骄不躁的说道:下官身为兵部左侍郎,让敌人杀入关中腹地的烧杀抢掠,下官有罪,请林公公责罚。
末将不能据敌于秦岭之外。
石亨也是向着林逸晨重重一躬:请林公公责罚。
说什么胡话呢?
林逸晨闻言顿时苦笑叹息:不能拒敌于秦岭之外,错的是本总管任用非人,误信了黄潜善和李严两个叛徒,和你们没有关系!
你们能够守卫住长安,已经是超出了本总管的预料,是做的非常好了。
传令!
目光一凝后,林逸晨便看着于谦和黄潜善:原兵部尚书李进升,老迈不堪,昏聩不明,已不堪重用。
认命于谦接任兵部尚书一职!
下官谢林公公恩典。
于谦立刻向着林逸晨重重一躬:下官一定为陛下和林公公与大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大人请起,都是大奉忠臣,无需如此客气。
林逸晨笑着扶起了向他恭敬鞠躬的于谦:之后的削藩和改革变法事宜,本总管还有赖于大人你这个知兵的忠臣能够鼎力相助,让本总管成功的一统大奉,还天下以太平了!
下官一定竭力而为!
于谦二话不说,便再次重重一躬。
好,很好。
林逸晨重重的拍了拍于谦的肩膀,得到了于谦这么一位能干忠臣的他,然后又笑着看向这石亨:石亨,你之前一直在城防军中任事?
回禀林公公,是这样。
同样激动的石亨,赶忙向着林逸晨重重鞠躬:末将之前是五城兵马司的一个百户,秦王事变后被调到了九门提督,之后就一直在城防军中任职。
现在添为朱雀门守将,参将衔。
你这次表现的不错,多次身先士卒,奋勇搏杀,很勇猛。林逸晨笑了:这样吧,本总管给你两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