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博年摆摆手道,什么博学,就是小时候在乡下时常用的土灶呗!
唐博年突然看向方默南道,方医生你怎么看?眼神盯盯地望着她,眨也不眨。
方默南莞尔一笑道,《黄帝内经》讲过: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站在门口处了的林佳佳问道,她说的什么意思。
坐在门边椅子上的林奶奶道,南南的意思是说:不相信医术、在精神上就排斥医术的人,以及认为医术治不好自己病的人,病就非常难治愈。
这样的例子就比比皆是了。很多癌症患者,在没有检查出来之前,跟常人一样,而一旦被检查出来得了癌症,心里一垮,三五个月就离开了人世。癌症的威力真有这么大吗?未必!
人的意志力量有多么可怕,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才会有扁鹊的六不治,其中信巫不信医者,就是六不治之一。
奶奶,这黄土真的能治病。林嘉祥站在她身后问道。
林家这些小辈儿们虽然没见过真正的灶心黄土,但土谁不知道?他们没有等到林奶奶地回话。
却是等到唐老先生道,这灶心黄土我见家慈用过。我记得有一年我大哥反胃不止,家慈就是用灶心黄土研末,米汤送下,治好的。回忆起往事老人家一阵伤感。
从面相上看,唐老的父母缘、兄弟、就连子女缘都薄,也就是说这个小孙子是他惟一的亲人了。
噗嗤……林佳佳的笑声非常的突兀,见众人视线射向她,她姗姗地捂着自己的嘴,一脸的不好意思。
另一个尴尬地是亚伦医生,前面说了那么多,没想到……
令堂也懂医术。林老爷子说道。
懂什么?就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的老太太。唐博年自谦道,不过眼神的眷恋是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没文化,还能培养出唐老这样的成功人士,我想老人家必定有非凡过人之处。林老爷子笑着说道。
哈哈……唐老开怀的笑道,显然这句话他爱听。话锋一转道,方医生抓药吧!
显然唐博年对方默南的回答很满意。
好!唐老您放心,此方治疗令孙的病,效如桴鼓。一剂药足矣。方默南淡淡地说道。
好好!唐博年宽慰地笑道,那就拜托你了。
奶奶,效如桴鼓啥意思。林嘉祥捏着林奶奶地肩膀笑着问道。
同桴鼓之效。桴者,鼓槌也。桴鼓者,鼓槌打鼓也。
中医医案里常见效如桴鼓一词,意思是说治疗的效果像拿起鼓槌打鼓一样,一敲就响,立竿见影!
有那么神奇?林嘉祥手上顿了一下,很明显不太相信。
林奶奶神秘地一笑,那小子们你们就好好的看看。
方默南把写好的药方递给了唐博年,唐博年接过药方,道了一声,好字!
只是你们这里有灶心黄土。这些现在人很少用了,好多药店都买不到灶心土这味药了。唐博年抬眼问道。
还真有!我们还经常用。方默南笑道。
姥姥笑道,就是挨着大厨房,过年我们用来蒸馒头的土灶。平常用来……姥姥突然顿住不说了。
其他人也没在意,因为人都跟着方默南出去了看她如何抓灶心黄土了。
连煜峰扯扯连婶的衣服笑道,我道莫姥姥为什么不说了,原来这口大灶平常用来熬煮猪食的。
嘘……连婶捣捣儿子,小声点儿!其实咱家的猪可吃的一点儿都不差。
嗯!只是名儿不好听而已。连煜峰讪笑道。
原来着就是灶心黄土啊!不是路上随便一抓的黄土啊!林佳佳看着方默南从炉膛灶底取出来的黄土。
哎!佳佳姐,这话说的真不错。方默南笑着说道,这个黄土汤里的主药就是灶心黄土,现在药名叫灶心土,也叫伏龙肝,这可不是随便地里抓一把黄土就能用的,那么什么是灶心黄土呢!就是农村做饭用的土灶,在那个炉膛里的灶底,被火反复烧的那些砌炉灶用的黄土,用的时候给撬下来,捣碎,就可以用了,黄土汤的熬制方法是把灶心黄土先熬水,然后用这个水,再去熬剩下的几味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