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 第667章对了,学医为什么要背《道德经》,去体悟‘道’呢!杨医生杨霁月提了出来。
您要真想学医那么《道德经》、《黄帝内经》和《周易参同契》必须烂熟于胸,学习中医,才有望登堂入室。为什么呢?因为自古医道不分家!中医最精髓的东西,是要当成‘道’去领悟、去体证,才有望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而要把中医当成道去悟,就非得熟通这些经典不可,尤其是《道德经》。方默南解释道。自古有个说法,叫做‘十道九医’,意思是说,十个道士中有九个懂医。
学中医的,也‘应作如是观’!学中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可不能如西医那样一是一、二是二。而是一而二、二而一,整体地看问题。
即要用‘道’去思维,才能深得医道三昧!如此才能‘医中有道,道中有医,终至感而遂通’人人自成良医。比如,中医是这样思维的:是谁‘规定’了看病非得把脉看舌?非得分阴阳虚实寒热表里?是谁‘规定’了针灸非得用银针?是谁‘规定’了用药非得往外采?是谁‘规定’了用药必谈什么经方?上古时候的神医们,如果也需要这么折腾,怎么能叫神医!把中医当成道去悟,才有豁然开朗、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天!
大道必须向内去求,如果不是向内求‘道’、求‘般若’,不在自己身上实践‘道’、实践‘般若’,那只是空谈大道,于人于己毫无益处。杨霁月食指上下轻抚着自己的鼻子,所有所思道。
方默南听得非常高兴果然是华夏人,思维转的就是快,从他的话中也知道他国学素养不差。
.道医就是‘以身证道’,通过‘返观内察’,回归生命的本源。从而使人具备颇为神奇的诊病、治病能力!方默南说道。
你真能再一个晚上教会四诊法。胡展翼挑眉道。
记住是教会可不是学会!学,要看这人的悟性了。方默南调皮地说道。
你真奸诈!这偷换概念。元肇鹰瞪着眼睛说道。
我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你们掌握诊病的能力。但是诊病的‘知识’,还得让爱学的你们自己找医家经典中去看。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方默南摇头晃脑地说道。捷径是肯定有的,只是这个捷径需要非常严格的心传口授,明师们就像王冰所说的‘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但一旦真的对你进行心传口授,不用多长时间,甚至一到三天,就能让你变个人!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儿!
那方医生就详细讲讲呗!不给别人看病,起码自己懂点儿养生医道。胡老说道,人老了就希望资格儿身体好些,多活几年。
先吃午饭!午饭过后再讲行不!贺军尧出声道,这会儿都十二点儿,看他们的架势,他再不说话,有可能一直讲下去。
不好意思,先吃午餐!杨霁月连忙赔罪道。
方默南不以为意,摇摇头,并邀请他们留下。
元肇霆毫不客气地笑道,您就是不请,我们也会厚着脸皮留下的。
呵呵……
众人直接去了餐厅,午饭丰富且营养,吃的满嘴留香。
饭后,方默南就开始传授四诊、八纲,结果听的人可就多了,梁子和韩志谦、艾伦、杨帆、刁绒他们这些人就连程世非也加入了进来。
虽然没有听上午的,但不妨碍他们听,谁让方默南讲的深入简出,语言幽默非常的有趣。
四诊大家都知道,至于八纲则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纲领。
八纲辨证是对疾病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方面归纳、分析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虽然它还要和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结合起来诊断才能趋于完善,但它是各种辨证的基础,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方默南一直说道晚饭,听得他们是如痴如醉,吃过饭后,继续说道十点,众人才放过方默南。第二天一大早,接着说。
终于让梁子他们这些让完全不懂治病的人,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其先天本能,使其精神乃治。
让杨霁月能够在医道之理上明白圆通,叩问医经万卷,均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就像您能背诵的英语课文,里面的句子您一定听得懂。剩下的就靠个人的悟性了,有捷径但也不可能一下变的‘面目全非’吧!
杨医生、胡老我明天就要回内地了。方默南笑着说道。
啊!杨医生惊叫道,这才初窥中医的门道,这师傅就走了。这……他迟疑地看着方默南。
我把家里的电话留给你,有什么打电话就行了。方默南说道。
好啊!杨霁月这才正视方默南年纪还是个少女,人家也有家人的,哪能一直在外啊!不过一天多的时间受益匪浅。对中医就更加渴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耽误了人家一天多,元肇霆、杨霁月他们不好意思的告辞离开了。胡老临走时留下了一张支票,胡展翼的诊金。
方默南扫了一眼,收进了兜里,对自己该得了她从不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