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64章 一路顺风(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464章一路顺风

光的波粒二象性已经属于最好理解的一种,后来量子力学大发展,啥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了,成了普适规律。

回到柏林后,演讲稿已经在期刊上发布。

普朗克看着杂志对李谕说:真不知道你们年轻人为什么一直抓着量子理论不放。我承认,辐射中包含着离散的量子,也可以被认为是相互作用的媒介。但量子只是我在解释数学公式时引入的假设,并不是要推翻牛顿的理论。

李谕说:时势造英雄,量子理论和相对性原理必然是时代的巨浪。

哦,天哪!你还说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要知道革命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普朗克摸着脑门说,量子似乎只应该作为辐射被发散或者吸收的一部分而已,怎么就成了全部?!

李谕说:用不了多久,物理学就会出现大变化,教授静观其变就是。

是的,我只能静观其变,普朗克说,我已经在普鲁士科学院选读过你的演讲稿,你知道他们听后是什么状态吗?

李谕问道:什么状态?

普朗克说:他们只能勉为其难、漫无目的地四处踱步,并且愁眉不展地抱怨,以后不得不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把光看成波,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把光看成粒子,星期天则只是祷告。

李谕笑道:这种忧虑不会持续很久。

希望如此,普朗克略感无奈道,否则量子理论越是成功,就越显得愚蠢。

李谕耸耸肩:中国还有句古话,大智若愚,看起来愚笨,实际上有大智慧。

好吧,普朗克说,提到你们的古话,我已经在半年前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早点也会使用成语。

李谕讶道:您真的开始学中文了?

普朗克说:对啊,你天天说难难难的,我就不信了!

李谕道:说难是为你好……

普朗克则摆出几本书:我已经找法国最大的汉学家要来了几本中国名著。

李谕还以为是四书五经之类,没想到普朗克摆出了《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金瓶梅》。

普朗克又说:我也是热爱文学之人,小说比较容易懂。

李谕说:我觉得可以从《西游记》开始,看起来比较好上手。

不,普朗克说,伯希和先生说《金瓶梅》更加贴近三四百年前中国的样子。

这本书它……李谕还想说点什么,突然脑子里一闪,伯希和?莫非是保罗·伯希和?

普朗克说:对的,他是整个法国,不,应该说是整个欧洲最好的汉学家。

敦煌的历史上有两个最大的文物强盗,第一个是斯坦因,第二个就是保罗·伯希和。

斯坦因在搬走大批敦煌文物后,保罗·伯希和又去洗劫了一次。

而且保罗·伯希和是个正儿八经的汉学家,他纯熟的汉语基础和中国历史知识,使他盗走了藏经洞里的全部精华,也就是他盗走的经卷是最有价值的。

他把斯坦因依靠翻译而忽略的更珍贵的经卷和语言学、考古学上极有价值的6000多卷写本和一些画卷,装满10辆大车,运往巴黎。

——和强盗没什么两样,无需任何美化。

李谕非常瞧不起这些人,靠抢走别人的东西标榜自己。他们抢走了敦煌的经卷,根本不会去真正研究,只不过当做财富、炫耀的资本,所以和强盗没什么两样。

欧洲的科学李谕心服口服,普朗克、爱因斯坦这些真正伟大的人,人品更没得说。

至于什么保罗·伯希和、斯坦因之流?

呵呵!

世界不需要这种所谓的汉学家。

啥也不是!

普朗克见李谕愣了几秒钟,又说道:伯希和先生很想见见你。

不见。李谕脱口而出。

普朗克又拿出一张电报:贵夫人以及那位很有侠气的女子也在巴黎,同样让你去一趟。

没想到她们已经玩到了巴黎,李谕只好说:我确实要去一趟巴黎,与阿歇特出版社有一些财务问题需要结算。

普朗克说:到时候一定催一催他们,虽然我已经看过英文版的星战后传,不过出了德文版,肯定还要收藏一套。

德国目前有着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交通挺便利,两次世界大战时敢于两线作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自信于自己的调度运兵能力很强。

但跨国铁路就比较麻烦了。

所以李谕还是先到了荷兰鹿特丹,然后转乘火车前往巴黎。

吕碧城和秋瑾早就收到消息,来到火车站迎接,他们身旁还站着一位三十来岁的青年人。

吕碧城介绍说:谕哥,他叫做齐如山,是京师同文馆的毕业生,精通德文、法文和戏剧。

李谕同他握了握手:幸会幸会。

齐如山是梨园大佬,与梅兰芳关系相当好,亲自帮忙编排了《霸王别姬》。

齐如山说:帝师,在下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李谕说:他乡遇故知是人生一大幸事,我们找家店先喝杯酒。

在下正有此意。齐如山高兴道。

几人随便找了一家饭店,坐下点了餐,齐如山说:我看过帝师的大作,——当然只能是星战系列,格致与算学实在超出在下能力范围。星战堪称奇书,想象瑰丽,前所未有。

李谕说:不过茶余饭后消遣娱乐之用。

齐如山说:许多社评称其为科学幻想,这个名字好极了,我甚至曾经想过未来题材之戏曲。

李谕笑道:这个创新的步子有点太大……

齐如山说:帝师不知,近来一直有些问题困扰我,如果未来背景,就没有这种烦恼。

李谕纳闷道:戏曲发展这么多年,有什么跳不过去的问题?

齐如山说:比如,前人可不可以念后人的诗?

什么意思?李谕问道。

齐如山说:我排过很多戏曲,尤爱秦汉时期,但剧中之人不时会说几句唐诗。你知道的,从明代开始,加入绝句便是传统。可秦汉之交,并没有唐诗,让项羽乃或虞姬念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怕被别人耻笑。

这种问题在后世多了去,很多人已经见怪不怪。

于是李谕回道:不影响大局有什么好担心的?要是担心这种小问题,恐怕明清的小说都要付之一炬。

真不用担心吗?齐如山问。

当然不用!李谕说,没几个人会意识到,而且唐诗仅仅是一个小细节。真要还原历史,可就难了,咱们现在吃的东西,好多在秦汉时期就根本没有。甚至最常见的面条、水饺,还有做饭的铁锅,项羽都没见过。

齐如山讶道:我倒忘了这一茬,如此说来,似乎真没有可担心的。

李谕说:太呆板的话,就不是艺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