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陀螺
签售进行到接近尾声时,一位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兴奋道:见到偶像太让我兴奋了,不枉花了一个月的薪水!哦,原来这就是中文!李谕先生,能不能请您再盖一枚印章,我听说中国人的印章艺术极为优美,是上流中国人的标配。
李谕说:可以是可以,不过我印泥怕是不够。
我有!年轻人说完真拿出来了一盒,因为您的缘故,我专门购置了中国的写字四宝。
是文房四宝,李谕发现翻译这些词汇确实有那么一点难度。
李谕拿出一枚齐白石刻的李谕之印,又派上了用场。
可前面的人看到后,立刻也围过来要盖印……
好在这种事不需李谕亲自动手,只给这位年轻人盖过后,就让柯林斯出版社找了名工作人员代劳。
李谕笑道:你可是给我们增加了不少工作量,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回道:本人叫做雨果·根斯巴克,是您的铁杆书迷。
好嘛,科幻领域最大奖项雨果奖就是因他命名。
话说本来西方的习惯应该是用姓命名,因为西方的姓氏非常非常多,名字则非常非常少,重名的一抓一大把,但是重姓的可不多。
但当时考虑到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名气很大,所以就用了雨果·根斯巴克的名。
他说自己是铁杆科幻迷,绝对没毛病。
李谕说:很荣幸认识你。
根斯巴克说:我今年刚刚创作了一部科幻小说《追溯祖先》,还想创办一本专门的科幻杂志。
李谕脑子里还有好多科幻故事,作为短篇效果更好,于是笑道:将来我会给伱投稿。
实话说,雨果·根斯巴克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比较一般,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办科幻杂志上,是美国最早的科幻杂志,某种意义上也算美国科幻小说开荒者。
雨果·根斯巴克大受鼓舞:除了科幻创作,我还多方位向您学习。
李谕讶道:多方位学习?
雨果·根斯巴克说:是发明领域,我发现人的注意力时间都是极短的,所以我准备研制一种提高人专注力的工具。
治疗拖延症和防沉迷?难道是时间管理工具?李谕对类似的发明太熟悉了,后世有很多专门针对手机游戏使用时长所设计的软件。
雨果·根斯巴克说:是这样的,我发现自己在工作时,经常会被噪音打扰,比如虫子的叫声、嘈杂的人声,或者屋外过往的马车人群等等。
李谕脑子里立刻闪过降噪耳机,但只见雨果从怀里拿出了一张图纸继续说:我称之为隔离器,能够隔绝外界声音。
看到图纸后,李谕眼睛差点飞出来,图上是一个硕大无比的类似潜水头盔的东西,这,这是什么!
雨果·根斯巴克有声有色地给李谕解释:它的材料使用的是木头,只在眼睛位置挖了两个小孔,内部则是亲肤的毛毡材料,佩戴起来舒适无比,可以隔绝至少七八成的声音。
李谕光想想这东西套在头上的场景就感觉头痛无比,又不好意思打消雨果的积极性,于是指着图纸说:鼻子位置没有开孔,恐怕会缺氧;而大脑一旦缺氧,将会降低注意力,适得其反。
雨果·根斯巴克一拍大腿:李谕院士果然是顶尖发明家,眼界何其开阔,我这就按您说所说的去改进!
李谕一头黑线,他还真是热爱发明……
后来雨果·根斯巴克真的申请下了这项专利,给鼻子位置通了一根管子,外接一个氧气瓶。
不过样子更加怪异了,就和恐怖电影里的形象一样。
至于市场反馈,简直糟得不能再糟,使用者对其怨声载道,全是差评:
戴上它,感觉颈椎要断了。
不过15分钟,我的脸上汗液滚滚。
窒息警告,感觉自己像个傻子!
——
签售会结束后,李谕准备回房间休息一下,没想到贝尔此时突然姗姗来迟,见一套星战都没有了,甚表失望:我为什么总是迟到!
李谕请他坐下,然后说:贝尔先生不是正忙于飞机的研制吗?
贝尔说:已经有了一点眉目,我最近一直在推进风洞的建设,不得不说,莱特兄弟的构想确实很有开创性。
会场中的马克·吐温也看到了贝尔,走过来说:多年不见,贝尔先生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大人物。
贝尔与他商业互吹:马克·吐温先生,您的名字更是传遍整个美洲。
多年前,贝尔刚刚发明电话时,曾找马克·吐温做风险投资,并且当场给他展示了一下,声明只需要赞助四五百美元就可以进行第一波推广。
但马克·吐温看到贝尔手中只是两个杯子中间连一根绳子,也太简陋了,于是拒绝了贝尔。
不得不说,马克·吐温在文学上多成功,在风险投资领域就有多失败……
李谕又给贝尔聊起了最近关于飞机的研制进展。
贝尔说:听说欧洲已经成立了国际航空联合会,这对我们的飞机研制工作是莫大的鼓舞。
李谕说: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而且在比利时召开的奥林匹克大会要专门成立一个协会,监管航空体育事业。
没错,后世航空界的权威组织,一开始的想法也是把飞机运用到运动领域。
和汽车有那么一点像,不过赛车的发展对早期汽车真的蛮重要。
贝尔说:如果是比速度,我想发动机的功率提升将至关重要。比利时人发明了一项叫做涡轮增压的技术,用在飞机发动机领域必然非常有前途。
李谕说:喷气式的研制会麻烦很多,面对如此巨大的动力,整个飞机的设计全都要改动。
喷气式好个名字,贝尔说,你觉得多久可以付诸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