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了两年时间,京师观象台终于修好。
其中的望远镜是李谕托英国皇家学会帮忙购置,花了不少银子,当然了,钱是朝廷出的。
只不过受限于认知,户部批的预算并不高,所以这台天文望远镜只能算凑合用。
当李谕来到这座观象台时,发现里面至少一半以上的面积是摆的各种百年前的观象仪器。直觉上看,与古代搞历法的机构差不多。
另一小半面积才是天文台,古今合璧的风格更像天文博物馆。
但李谕早就猜到会是这种设计,一开始也同意了。
别看这些老古董似乎没有太大观测价值,但它们都是李谕争取过来的。
一同来视察观象台落成的还有从北洋过来的傅增湘。
这位后来做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教育总长的老哥,对西学挺感兴趣。数学是不可能学会了,物理也不用指望,但是天文学至少在普通人的感觉上似乎是比较平易近人的。
傅增湘指着这些百年前的天文仪器说:朝廷因为你从德国要回这些东西,可是大加赞赏。
李谕说:还得多亏梵蒂冈教宗,我实在没想到教会的能量竟然还是这么大。
教宗?梵蒂冈?傅增湘疑惑道。
李谕解释说:我在欧洲时去了趟意大利,加入刚成立的罗马教廷教皇科学院。当时我提了一个条件,希望教廷帮着找回一点流失的文物,另外我也在报纸上有所刊登。
教廷科学院?傅增湘笑道,罗马教会真是有趣,我打死都想不到还有这一出,简直就像少林寺除了罗汉堂、戒律院外又开设物理院,道观中除了供奉三清又摆上了牛顿。
李谕也乐了:确实有点不太搭调,但拿人手软,既然教宗满足了我的要求,只能选择加入。
傅增湘说:要回来确实不容易。当年旧观象台所在区域在庚子事变中被德意志军队控制,他们趁机掳走了其中的仪器,按说这些东西应该是在德意志国。想不到罗马的教廷还可以影响到实力如此强大的德意志国。
历史上,这批天文仪器直到1920年才追回来,还是因为《凡尔赛条约》所要求。
话说这批制作精美的仪器一直陈列在波兹坦的花园中,——就是后来杜鲁门、丘吉尔以及慈父斯大林一同会面的地方。
李谕说:德意志国毕竟是天主教的一个大本营,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上万座教堂,天主教教宗在德国威信可不一般。
傅增湘说:惭愧,本人没有出过国,对欧洲这些细节事情不甚知晓。
两人很快就走遍了观象台,李谕对他说:有没有兴趣用天文望远镜看看天象?
我可看不懂,就不用忙乎了,傅增湘说,我来找你还有其他事情。
李谕道:先生请讲。
傅增湘说:袁总督让我来请贵夫人出山。
出山?李谕问道,出什么山?
傅增湘拿出一份文件:直隶已经建好了北洋女子公学,总督大人的意思是让学识渊博的女子当总教习,思来想去,最适合的只能是碧城夫人。
李谕当即回道:当然可以,振兴女学是她一直的愿望。
傅增湘说:考虑到两位新欢燕尔,实在过意不去。
李谕说:京津两地没有多远,坐火车打个来回半天都用不了。
傅增湘赞叹道:疏才兄弟好胸襟,普通人可不会让自己新婚妻子抛头露面做事,而且还是一位如花似玉的美人。
李谕笑道:反正是女子公学,有什么好担心的。
傅增湘说:总督大人说了,如果疏才同意,可以赠送两位永久免费的京津铁路乘坐权。
你们考虑得还挺周到。李谕说。
那可不,傅增湘说,有了贵夫人坐镇,时不时就能把疏才兄弟也叫来上上课。你可是帝师,又是科学巨匠,美哉美哉!
好一个如意算盘,李谕说,既然天津都有了女子公学,咱们也应当建议京城同样设立一所女子公学。
很有建设性的提议,傅增湘说,疏才兄弟可以写一封折子,我会联合北洋几位大臣一起上书。
我哪写过折子,兄台执笔,我签个字就是。李谕说道。
傅增湘说:好的,我今天就会动笔,明日再来找疏才兄弟。
李谕回到家后,把北洋女子公学让她做总教习的事情告诉了吕碧城,吕碧城听了心中有些犹豫。
李谕知道她想什么,鼓励道:放心去吧,我支持你,而且袁大人还送了永久免费的铁路使用权。
吕碧城咬了咬嘴唇:真的可以?
有什么不可以?李谕说,两地奔波的人多了去,我也会常去天津,正好在津门置办个房产。
吕碧城心情很激动,高兴道:谢谢你!我真的没有看错人。
李谕笑道:就算看错,现在也晚了。
吕碧城又有些恍惚:不知道能不能做好,我从来没有当过教师。
估计就是一些常规课程,能让她们学会读书认字便不错。如果将来可以进一步加上通识教育更好。李谕说。
这样听起来就有数了,不然我可没有夫子的本事,吕碧城说,以后你也会去讲讲课吗?通识教育的方面我还是讲不来。
李谕打趣说:女子公学都是黄花大闺女,你就不担心我?
你是什么人我知道。而且,我有把握。吕碧城竟然挺自信。
眼见气氛快要上来,凤铃突然来到屋外说:先生,朱国桢要见您。
李谕平静了一下心情说:我这就来。
朱国桢平时帮着打点李谕的工厂,这次是来报告一些进展,他说道:新式调味品、新式油炸面饼以及搪瓷的磨具生产已经可以运作。
动作还挺快。李谕赞许道。
朱国桢说:现在去哪里做长工可以给这么多钱,大家积极性高得很。
李谕说:以后不要叫什么长工、短工的,就叫工人。
一切听总办的,朱国桢说,另外,朝廷准备设立劝业场,我们的产品是不是应该拿去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