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润笑道:这哪行,我可是预定了最好的菜品。
徐润给大家再次做了一下介绍,好在李谕大都认识。
唐绍仪对谢煜希说:按照西方礼仪,女士优先,你先来讲话吧。
谢煜希并不扭捏,开口说:诸位先生,我想你们已经知道了,爷爷设立了一只基金,面向的是教育与科研,虽然归我管理,不过前期主要的对象是李谕。受其所托,我们准备在中国境内兴建一套教育体系,包括小学、中学与大学,并且将来能以奖学金的形式去美国留学。
布列登说:李谕先生精通数理科学与天文学,想不到还热衷教育事业。
李谕说: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还需要更多星星之火。
他还不知道李谕也懂工科。
李谕的想法就是自己做理论科学,学校培养的人则主要面向工科。
说句有点不害臊的话,理科这东西只有最出色的人才能搞。而工科则相对属于应用方向,能够更快培养有用的人才。
所以李谕的策略就是自己搞数理科学等理论研究,然后学校以工科为主。
当然了,人文科目也会相应开设。
布列登对李谕的科学成就更感兴趣:我早前听说,你成为了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据我所知,目前外籍院士极少,我能想到的只有俄国的门捷列夫先生,与其并列,实在是让人惊叹。
布列登是个英国人,对自家皇家学会非常敬佩。
李谕说:也是开尔文勋爵与哈金斯会长格外赏识,才有此殊荣。
看来这个布列登倒是挺好说话,不会有什么刁难。
谈到正题后,布列登说:先生想要买一片地做教育当然可以,不过……
谢煜希也问:有什么条件?
布列登说:我估计能在你手下培养出的,必然是杰出人才,所以务必也要有一部分留学英国。
李谕吓了一跳,还以为提什么要求。这么一搞,学校还没招人,竟然已经成了香饽饽。
李谕笑道:好说好说!
英国的大学也不弱。
徐润同样想做买卖,虽然天津的地价远不如上海昂贵,但建学校用地必然面积很大,他的地皮已经升值不少,肯定是桩大宗买卖。
徐润拿出一份地图,我手里的土地有不少,你们挑选一下。
李谕看一会儿,然后指着天津英租界的西南角说:这一片都是你的?
徐润说:您还真是挑了块好地方,这里哪,一半在英租界里,一半则不是。但如果一起买,我想租界也不会反对。
李谕是图便宜,因为他知道,多年后,像这种租界边上的地方,很难区分到底归谁管,与后来的上海租界边缘区域很像。
但李谕之所以一眼相中这,还因为它距离后世的南开大学很近,所以十分眼熟。
谢煜希也感觉可以,离着五大道不远,师资力量和物资供应都有保障,还能让学校的格调提上去。
谢煜希有钱,要办就办好的。
徐老板,开个价吧。
徐润搓了搓手,盘算了一会说:两万三千两。
谢煜希说:现在那里是一片荒地,并且又不全是租界的地,有点贵了。
唐绍仪也说:徐老板,多少降一点。
100多亩,这个价格不算高的,徐润说,这样吧,看在唐道台以及李谕先生的面子上,也为了振兴教育、扬我国威,我就忍痛贡献一把!2万两,怎么样?
谢煜希感觉砍不动了,于是说:成交。
2万两,换算成美元大概不到4万美元,买这么一大片地,也算合适。
合下来平均一亩地200两左右,考虑位置的情况下,比上海确实便宜好几倍。
只不过等他们再去上海寻找地皮购买时,一大堆银子还是要花出去。
100亩地如果按照标准,实际上也就是个中学的规模。六万多平方米,一个标准体育场就有一万多平方。再加上现在不太容易兴建高楼,只是一两层房屋作为校舍的话,能装下的生源并不会很多。
保守估计每一级学生也就能招两百人左右,如果想要让教育质量更好,配套设施多搞一些,那么两百人的目标也达不到,每年100人已经是个门槛。
不过目前的情况也只能如此,以后慢慢再来。
徐润说:提醒一下,相关的税金不算在内,还需贵方缴纳。
税金就是地方抽成的大头,差不多和上海一样,能到三四成,即六七千两;再加上一些其他费用,估计也有大几千两,实际花费要到三万多两。
所以布列登自然也希望看到他们生意成交。
他过来,一方面确实握有审核权,要看看买家是谁;另一方面,谁主持买卖,谁获益就最大。
布列登举起酒杯:美国的女人也这么爽快!干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