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李先生!今日登门造访,没有妨碍到您吧?史量才问。
李谕笑道:当然没有,快屋里坐。
李先生不用客气,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今天是来向您约稿的。
不用他说,李谕也猜到了,当然可以,这次写什么?
史量才说:我准备说服主编辟出一个版面专门报道关于西学方面的内容,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供稿,只有来求您了。
这是好事啊!李谕道。
他也期待报界可以多多宣扬一下科学,单单靠清廷是不行的,只有广开民智,让越来越多的人真心接受西学,才能慢慢地由量变引发质变。
李谕继续说:没有问题。但我自己没有那么多精力,我可以拉着大学堂的几位校友一起写。
太感谢了!只不过,史量才顿了顿说,文稿最好能够写得再有趣一些,之前您写的关于医学消毒的文章,虽然在医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但好多读者还是反应看不太懂。
李谕点点头,还是你们更懂传播学,上次我也没有想那么多,不过既然能够圈定受众,就好说了。
史量才说:李先生您也不用担心稿费,我们《申报》在稿酬上也是一流的水准,视字数可以给您开到每篇10到50元的酬劳。
《申报》给的价格比起濮兰德确实低了不少,但是李谕心中反而更开心,毕竟《申报》的发行量更大,而且读者大都是国人,国内影响力实际上大了许多。
李谕想了一想说:如果是需要趣味性的话,我可以先写一写科普小文章,寓教于乐,或许更能受到大家欢迎。
史量才拍手道:太好了!我相信李先生的水平,必然高屋建瓴,视角独到。您尽管写就是,如果有不懂的,我会及时来府上与您沟通。
李谕同他握了握手,好说好说,过两天就可以来找我。
其实李谕早该想到,自己年少时看过那么多科学小故事。物理、数学、化学等等太多了,虽然什么高斯巧算1到100之和、阿基米德测皇冠、富兰克林放风筝之类的已经非常俗套。但在清末民初,都是非常好的故事素材,而且这种故事对于儿童的启发性很大。
恐怕每个写出来都是可以上现在教科书的。
当然,本来也都是教科书级别的材料。
如果以后还可以再写写科幻,那么一方面启发儿童,一方面引导成人,双管齐下,画面想想就让人期待。
想做此事也是不简单,起码得有名气别人才会看你写的科普内容。并且现在人们的科学基础实在是低,前期的推广难度会很大,难免会招来许多人的非议。
所以具体的故事选取,真要费费脑子。
李谕收回思绪,还得继续回头算自己的三体问题!
李谕正思考时,又有人找上门。
李谕先生,我总算打听到你的住所了!快快快!裕勋龄扶着大门道。
你这是怎么了?李谕讶道,进来喝口茶。
裕勋龄却说:没时间了,你快去看看我妹子!
李谕看他神情紧张的样子,连忙问:什么事?
德龄她,她现在头疼得异常。
李谕道:头疼?有没有找医生?
裕勋龄说:看过了,没看出什么,一直疼得厉害。
李谕也有点无可奈何:我也不太懂医术,要不再去换个大夫看看?
裕勋龄摇摇头:这不是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德龄她,她,她!
你快说啊!李谕心中突然开始有点不好的预感,单纯的医学问题当然不会找他。
德龄她吸上大烟了!
啊!李谕大惊失色。
果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