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借人
唐绍仪也是留美幼童出身,是第三批,而且成绩比较好,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后来他又在朝鲜当了十年外交官,所以对全球时事比较关注。
唐绍仪对李谕说:小兄弟就是《申报》和《京津泰晤士报》最近连篇称赞的李谕?
李谕说:真是在下。
不简单不简单,西学不好学啊!
唐绍仪后来当过北洋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校长,对教育还是比较懂的。
张勋疑惑道:《京津泰晤士报》?报道什么了?
曹锟笑道:报纸你都不看?
张勋文化程度不高,说:那么小的字,伤眼睛。
曹锟虽然木讷,不过热爱书法、国画,后来和齐白石关系很好,多少还是有点文化。曹锟联想到最近的报纸:那么说,连上几次英法头条的,就是你喽?
不等李谕开口,唐绍仪就说:还能有假,方才总督不都说了,否则怎么会让他坐在你旁边,就是让你们陪好。
曹锟一听这话,又化身了铁憨憨,端起酒:我敬小兄弟一杯!还不忘拉上张勋,张管带,你不是最喜欢有文化的人嘛,一起吧!
张勋曾在袁世凯的撮合下,拜了徐世昌为师,逢人就说自己也是爱文化的人。
但张勋听了曹锟的话只感头皮发麻,屁股更麻。
他可能还不知道其实是自己一句曹三傻子才引来这么多事。
当然,也确实是闹着玩。
李谕被夹在中间感觉实在好笑。
张勋端起酒杯:干!
淦!
一杯酒下肚,张勋感觉自己真要上天国了,吃完饭就得去找军医。今天这酒真不能再喝了,辣椒也不能再吃了,得说点别的话题!
张勋随口说:咱就纳闷了,为啥他们西洋就这么厉害?队里的洋学堂咱也去过,打个仗还得看地图、算距离。尤其炮队,天天整一堆三角形和各种各样的线条研究来研究去。
曹锟说:张管带,你说的是三角函数和弹道学吧。
对对对!行啊,曹三傻子,你知道的还不老少!
李谕心想,看来曹三傻子今天势必是要和你不醉不归了。
曹锟再怎么也是在北洋武备学堂学过几年的人,军事学课程中这些都是必修,他说:要是以后打仗也要带炮队,肯定都要学。
张勋摇摇头:打死我也看不明白,开什么玩笑,那是人学的?再说了,又不是没有专门的炮营,咱带好自己的步队就行了。
那要是步炮协同哪?你如果拿捏不准距离,炮打到自己人怎么办?
张勋听后愣住了,他是野路子出身,虽然带过好几年兵,但他打仗讲究的都是刚勇无谓,上头也有直属将领指挥下命令。
他哪考虑这么多。
不过他的想法也说不上完全错,一直到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其实最讲究的也是个猛字。但怎么个猛法,还是很有学问的。
张勋不服道:打仗懂兵法就行了,难道还得懂那些劳什子数字?我就不信戚继光戚将军也要学什么三角。
曹锟最崇拜的将领就是戚继光,甚至把自己的宅邸叫做光园。见他把戚继光都提出来了,只好说:此一时彼一时,兵法一直有,但是具体的战场执行总归在变嘛!
唐绍仪插了一句:对了,说到兵法,之前袁总督令我从国外采买了100本《战争论》送到军中,据说配合孙子兵法看起来很有见解。这笔钱款直接走了关税,是总督的一片心意。你们觉得此书如何?
曹锟道:到手我就看了,我对其中集中优势兵力的几章深表赞同,洋人的军队那么少,打仗还如此猛,靠的就是这些战争理论。你说是不是,张管带?
张勋其实压根没看,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对对对!我也这么认为!要不,我觉得还是讲讲三角学和弹道吧。你先给我讲讲弹道学!
再怎么说,自己好歹见过三角函数和弹道理论,虽然压根不懂,但《战争论》就真没看过了。
曹锟挠挠头,老实说:我也说不太上来,但我会查表!
张勋乐道:那不就完了!
曹锟指着李谕:他懂洋人的玩意,你可以问他。
我?李谕听他们两个说相声正听得津津有味,怎么突然又把自己扯上了。
曹锟说:对啊,报纸上说你是东方骄子、无所不通、无所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点事肯定难不到你!
李谕疑惑道:这都哪跟哪,什么报纸报道的?
报上都这么说,还说你连天上的星星都能算得出路线,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简直神了。
李谕心想,添油加醋也就行了,也不能让大家伙直接喝油吃醋嘛。说话留三分,日后好回旋嘛。
不过弹道学对他来说也确实属于比较简单的理论,基本就是数学和物理学里的力学分析结合抛物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