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卫原本就是郑平手下的斥候营改制而成,王浩还是郑平的亲兵押队,基本上所有的高官都曾是郑平部下。
郑平欢喜地请韩正福进来,又看着种桓笑问道:这位年轻俊杰是
韩正福介绍道:这是我们内卫判官,前年进士出身,断案很厉害,叫做种桓。
种桓连忙行礼,回禀镇抚使,家父种泓。
种泓出任成都仓曹,和郑平很熟,郑平哈哈笑道:老种整天吹嘘他儿子考上进士,原来就是你啊!
晚辈不敢当!
都不是外人,过来坐下。
两人坐下,郑平又让人上茶,韩正福小心翼翼问道:卑职进城时,听说出事了?
哎!
郑平长叹一口气,不知道那个狗杀才团伙,昨天下午行刺李知府,李知府不幸去世了。
韩正福和种桓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震惊之色,竟然发展到刺杀成都知府的地步,不用说,一定和合州之事有关联。
镇抚使,我们来成都也是来查案,发生了一件事大事,刚露出苗头。
韩正福便将合州和昌州知事秘密拜访赵鼎之事说了一遍。
郑平一拍大腿,大骂道:狗日的,一定就是他们,百戏团来自重庆府,合州和昌州就紧靠重庆府。
种桓沉吟一下问道:是不是李知府发现了什么,他们才动手了?
有可能,因为李知府这两天准备出发去京兆,我正在给他安排护卫,没想到昨天就出事了。
韩正福想了想道:不如我们兵分两路,我去合州查他们聚兵之事,小种判官留在成都查李知府被刺案,两者肯定有很大的关联。
种桓默默点头,他要问问父亲,成都官场到底出了什么事?
………
种桓父亲叫做种泓,年约四十余岁,官任成都府仓曹,主管成都府的后勤物资,他是种师道的侄子,因为种师道的后人全部为国阵亡,朝廷便命令他继承种师道的后嗣烟火。
靖康之后,种泓便带着全家人逃到成都。
书房内,种泓听完儿子的疑问,捋须淡淡道:其实我们都知道是谁杀了李逸。
父亲,是谁?
种泓收起笑容,脸色严肃道:准确说,是一大势力,巴蜀的保皇派。
保皇派?
这是他们自己的起的名字,简单说就是敌视陈庆的一些豪门士绅,要求巴蜀回归朝廷。
就像黄临江?
黄临江是巴州通判,是巴中名门,是蜀中有名的保皇派,他和种家有婚约,他的小女儿将嫁给种桓为妻,只是种桓身边已经有了西夏公主,他就想废掉这门婚事。
不停黄临江还好,提到黄临江,种泓顿时怒发冲冠,拿起书本在他头顶上狠狠敲了一记,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退婚?
种桓捂着头解释道:父亲,我和黄家道不同不与之谋,他只承认天子,坚决反对郡王,我和他们说不到一起去!
放屁,这是你的理由?休想糊弄我,伱身边那个女人是谁?
种桓翻翻白眼,原来父亲已经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