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斗(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北斗三十六剑诀包罗万象,也就导致了每个人修炼的北斗三十六剑诀不尽相同,就好比是同一个字,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笔法写出,会变成截然不同的形状,相同的是字的神意。

在李玄都的几位师兄弟中,李元婴是看到了一个快字,唯快不破,一柄单手轻剑将速度拔升到了极致。李太一看到了一个兼字,道术兼用,阴阳交融,他干脆用了双剑,而且随着修为的增进,用的剑也越来越多。陆雁冰的资质最差,进境缓慢,还未找到自己的路,只是亦步亦趋,泯然常人。而张海石则从北斗三十六剑诀中看到了一个势字,由此自创出了四海潮生剑,剑势雄浑,以势压人。

至于李玄都,要分成两个阶段,以天宝二年为界限,在前半个阶段,李玄都看到了一个力字,务求将一身所学融入到一剑之中,与李元婴是两个既然不同的方向,李元婴是积少成多,用无数个小伤将人置于死地,李玄都是务求一剑毙命。所以那个时候李玄都不懂什么人情世故,一言不合便拔剑,拔剑便伤人杀人,从无留手一说。

其实武学是随着主人的性情变化的,一个心怀慈悲的高僧很难用出让人生不如死的狠辣手段,一个杀人如麻的魔头也不会用处处留情的慈悲招式。所以李玄都在天宝二年之后开始反思过往,改变的不仅仅是他的想法,还有武学的理念。后半个阶段的李玄都不再重视力,甚至因为与师父的理念不合进而对整个北斗三十六剑诀都产生了动摇,李玄都仍是修炼使用北斗三十六剑诀,但只是当做一件器物,不再性命交关,同时他开始广泛涉猎诸家之学,大到与北斗三十六剑诀并列齐名的慈航普渡剑典、太阴十三剑,小到寻常掌法、拳法、指法,想要从中找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最终,李玄都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别人的东西终究是别人的,学得再像,也是别人的,所以师兄张海石要创出四海潮生剑,因为最适合北斗三十六剑诀的只有李道虚,如果一味去学和模仿,无论如何也无法超越李道虚,永远也谈不上弟子不必不如师。以前的李玄都也好,李元婴、李太一也罢,因为修为尚浅,眼界不足,只停留在学的阶段。这不是错的,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前提是学会走路,创的前提就是学。如今李玄都学贯诸家之后,终于走上了一条新路,不过他没有像徐无鬼那样直接自创功法,而是像师父李道虚那样,将自己所学全部归类、总结、整合,熔于一炉,然后改进。

因为李玄都反对李道虚,所以这套新的剑诀就像北斗三十六剑诀的反面。

张海石是李玄都最信任的人,故而李玄都没有藏私,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剑诀全部展现出来,只有直面这套剑诀且精通北斗三十六剑诀之人才能感受到这套剑诀的妙义所在。可惜陆雁冰不在此地,否则观看两位师兄比剑,绝对会对她的剑道大有裨益。

此时两人已经交手百余招之上,不曾动用半分气机,可是仅仅凭借体魄之强韧,手中木剑就发出阵阵呼啸破空之声,就算二人失去了所有气机,只凭这一手剑术和体魄蕴含的强大力道,便是寻常归真境高手也不是对手。

此时的围观之人中有秦道远、秦不一、秦不二、秦素、宁忆、石无月、也迟、李非烟,无一不是天人境大宗师,秦道远虽然不是补天宗弟子,但秦家的家学渊源,也是一身不俗修为,只是有兄长名头在前,他平日里又鲜少出手,这才名声不显。若论境界修为,不知比三弟秦道方高出多少。而秦素也没有辜负李玄都的一番辛苦栽培,终于在李玄都前往金帐的这段时间中,成功跻身天人境界,总算没有被李玄都落得太远。此时一众天人境大宗师观战两人比剑,无一不赞叹,又觉自身之不足。

在观战众人中,唯有李非烟精通北斗三十六剑诀,感悟也更深一些,一开始的时候,张海石和李玄都还在试探阶段,出招较为保守,李非烟结合自身所学,只觉受益良多。可看到后来,两人剑术中的许多妙处已经无法在第一时间领略,尤其是李玄都的新剑诀,有时候李非烟看到一招之后,不免停顿一下思索其中精要所在,可就在这停顿之间,李玄都和张海石已经又拆解数招,这数招到底如何拆,她是全然的视而不见了。

李非烟骇异之余,不由暗忖:紫府剑道之高,一至于斯。若是他和我比剑,就算不用境界修为压我,我最多坚持二百余招就要认输。我这些年来被困镇魔台,虽然也能专心致志钻研剑道而无俗务分心,但终究有一层窗户纸未曾突破,比之他们两人要差得远了。

其实李非烟不是在资质上不如张海石或者李玄都,之所以陷入瓶颈之中,是因为她一味去学而没有自己的道路,而且镇魔台上清静是清静,却也无人交流,犹如闭门造车。张海石和李玄都不通,他们二人分别自创了属于自己的剑诀,由此突破桎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