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院正列举了举荐周满的原因后又将周满的折子翻出来说了一下,道:各道药坊创立涉及到各地医署的发展,若论对地方医署发展最熟的,莫过于周大人,所以臣以为由周大人接手左署丞一职最为合适。
皇帝看向其他大臣,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呢?
老唐大人道:臣以为可。
刘尚书更是道:的确周大人最合适。
其他大臣也没意见,甚至连李尚书都道:臣附议。
然后道:即将入冬,入冬后落雪路上不好走,最好下公文让周满尽早归京。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那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于是周满升官全员通过。
罗大人:……
今天的小朝会进行得很顺利,甚至大臣们的心情都还不错。
李尚书背着手走在赵国公的身侧,等出了皇宫后便约上他一起去酒楼喝酒。
赵国公看了一下时辰,这时候喝酒?你不上衙?
礼部近来无事,去了也是坐着喝茶,不然就是被底下的人围着告明达和太子妃的状,还不如躲到外面去。李尚书问道:怎么,你兵部有事?
赵国公摇头,没事儿。
那走吧。
赵国公奇怪的看着他,你今日怎么这么高兴?
周满要回来了。
赵国公更惊奇了,你……不是一向看不惯周满吗?
李尚书瞥了他一眼道:谁说我看不惯她了?我那是就事论事。
赵国公便好笑的问,那你这次是论什么事这么高兴她回来?
李尚书脸上的笑容微减,脑袋一转,目光遥遥的看着一个方向道:周满回来,你说那个院子还能存在吗?
赵国公扭头看去,那是天竺僧人炼丹的地方。
赵国公脸上的笑容也微淡,沉默了一下后道:连萧院正都要退避三舍,周满的话未必管用。
李尚书却摇头,那可未必,周满的医术不必说,她还博古通今,要说世上还有谁能说服陛下的,除了皇后娘娘,就只有周满了。
皇后那里已经没法,现在便只剩下周满了。李尚书道:太医署若不定周满接任左署丞,我也想和崔尚书提一提让周满年底回京述职的。
吏部尚书今年换成了崔尚书,大家似乎都慢慢老去,换了新人了。
周满任职的公文一出京城,京城中不少人都知道了,最先知道的当然是太医院和太医署了。
一直到傍晚才传入护国寺和玄都观。
护国寺里,越发苍老的智忍大师叹了一口气,转着佛珠道:此乃大晋之幸呀。
戒嗔问:师父为何这么说?
智忍大师摇了摇头,并没有回答他。
而玄都观里,老道长摇着手中的信迟疑不已,周满要回京了,那这信还送不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