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了啊,村长很委屈,大人进村来找的那条路就是我们修的。
白善:……你们管这叫修路吗?连马都进不来。
村长:大人,不骑在马上还是可以进来的。
白善懒得继续这个问题,直接问道:你们上次修路是什么时候?
村长不太确定的道:四年前?还是五年前。
你们每年的徭役是发往何处?
村长立即道:山外的官道和一些水渠,有时候还要去海边搭建码头。
反正就是没有发给自己村的徭役。
白善皱眉,北海县有码头?
村长就道:几年前是有的,就在龙池那一片,后来就不建,荒废了。
白善:为何要荒废?
村长:因为没钱?
白善:……
罢了,这种事还是等见到了方县丞和董县尉的时候再问吧,他怎么能问一个连自己村徭役都搞不明白的村长呢?
白善伸手摸了摸田里的麦子,和村长道:都可以收割了,你们劳作吧,等农忙结束,我会给你们发役令,便专门修一条出去的路。
村长忧虑,忐忑的问道:要一下修到外面去?
白善:我倒是有此野望,但你们人不多,山路又艰难,若是不从别的地方调派役丁,仅凭你们村,五年内能修到外头去就不错。
他道:总不能为了一条路耽误农时。
村长就悄悄松了一口气。
白善见了便道:但尔等也不可懈怠,有一条可通往外头的路是很重要的,假使你们村有一条通往外面的路,在山匪杀来时,还会被围困在此处连求援也不可能吗?
白善认为山匪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毫无顾忌的对小刘村下手,就是因为它孤立无援。
四面的山保护了这个村庄,却也断了他们的去路,所以他们必须要一条路。
而且被山围在这里面,即便土地肥沃,他们也只是不缺吃而已,但生活并不只是吃而已,还有穿,还有住,更上一层还有学识的需求。
人活一世,总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来,这才算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不是?
小刘村只有通往外面,这一切才有可能实现起来。
白善心中一动,小刘村是如此,北海县又何尝不是?
说起来北海县也小,人也少,很多商队到了青州城后便会转道去莱州,从莱州湾出海,除了看上咸鱼的商队会来北海县外,其他商队来这里也是为了卖东西,少有从北海县带走货物的。
但北海县人少又穷,过来卖东西的客商能有多少?
就算他们天天山珍海味的吃着,也给北海县留不下多少钱,所以还是得想办法吸引更多的客商来。
那怎么吸引呢?
大人,大人?村长见白善发呆,不由多叫了两声。
白善回神,将思绪压下,和村长道:你们的稻种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