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二郎拿着单子欢快的领着俩人去找书,因为热,他顺手用单子招了招风,进了书楼,只有三人时他才幸灾乐祸的道:让他们针对我们,这会儿还不是得把书借给我们,还得一次全借完。
满宝则念叨他,好歹你也是翰林院的人,怎么一点儿力都使不上?
白二郎:我人小位卑,说不上话有什么办法?
他指了白善道:他还在翰林院里干了一年呢,结果不还是人走茶凉?
白善瞥了他一眼,和满宝道:快把书找出来吧,赶紧借出去,现在他们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自有其他的借口暂不借我们。
满宝:我们有太子的手书。
翰林院要是也需要这些医书编撰东西,那还是得优先翰林院。也就他们速度快,拿了手书立即赶过来,翰林院这边的某些人还没有收到消息。
三人通力合作,又有一个曾经是翰林院的人,一个现任翰林帮忙,尤其是白二,今天上午郑太医来借医书时,他就已经把十本医书找妥,就等着人来借了,结果负责这两间书楼的翰林竟然不给借了。
他就只能又把书给塞回去了。
此时再取出来速度就极快。
白善一边找剩下的书一边笑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你看书的速度和时间都有限,反正白二也没事儿,以后再有想借的书,实在是借不出来就让他给你抄出去。
满宝眼睛大亮,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呀,于是目光炯炯的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吓得倒退两步,连连摇手,不行,不行,白善,你怎么能这么害我?我,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你做什么事情?西行记你都写了多久了才出来两话,前两天我去书铺找书,书铺的掌柜拉着我说了半天。
白二郎张了张嘴,没说话。
白善和满宝就不由好奇起来,书也不找了,绕到他跟前好奇的盯着他,你干什么了?
白二郎见他们一脸你又闯祸了的模样,不由郁闷道:我能干什么?在翰林院自然是看书找资料呗。
白善问:你最近跟着的翰林在修什么书?
农书,白二郎道:我就负责找历年的日历,还有各地历年发生的天灾纪事。
那应该不是很忙啊。
白善更加怀疑的看着他。
行了,行了,别这么看着我,白二郎道:就是,我最近在杂书楼里又找了两册特别好看的杂记。
白二郎叹息道:明达也喜欢看,但翰林院的书又不能私自带出去,而且杂书楼里的书还不能抄录,我只能悄悄背下来回去后默写给明达看。
所以他最近也很忙的好不好?
白善:……人家进翰林院是修书,是读书,是积累政治资本,结果你是来看杂书,默写野史话本讨妻子欢心的?
俩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就走,还有五本,赶紧找出来。
白二郎立即道:我知道你要找的《诸病源候论》在哪儿,我早上找书的时候好似看过一眼,不过我记得你说过这本书是前朝的人写的,萧院正手上有一本不全的,所以不急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