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人烧起来……
实在厉害,你们就派人去叫我就是了,我们同在一坊,是可以夜走的。满宝道:不过论退烧,我恐怕还比不上你们。
郑太医:周小大夫过于谦虚了,我听纪大夫说过,你针灸用得特别好,其中有一套退烧的针法……
满宝问:你想学吗?
郑太医脸一僵,不太好意思的道:……倒是想学,但……
我教你,满宝笑眯眯的道:你刚才说方案二的益血退热的方子在你家的一本书上记载有,是改良过的药方,还有记载……
郑太医沉默了一下后道:我可以将书借给周小大夫读一阵。
满宝高兴得不行,觉得今天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
她笑眯眯的和郑太医道别,又看向另外两位太医,以后大家一起交流医术呀。
三人僵笑着点头,都不约而同的想,难怪她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医术,胆大心细是一个,恐怕脸皮厚也是一个吧。
初初相识,谁会想着交换医术?
他们和郑太医共事好些年了,平时交流也只是点到即止,互相学习也有个度,每个太医都是有自己拿手的病例和方案的,给别人学去了,他们还以什么在太医院中立足呢?
提出这提议的要不是个不能进太医院的女娃,别说他们不会答应,恐怕和她渊源更深的郑太医也不会答应的。
虽然也能从满宝那里学到东西。
但自己的天赋自己知道,他们一看就比不上满宝。
一样的知识,并不是学了就都能掌握的,也不是学了就只掌握学的那部分的。
回想起这位周小大夫开腹,找出血口,缝合的熟练度,私底下还不知道剖了多少只兔子和猪羊呢。
两位太医抖了抖,然后齐齐看向郑太医,郑太医,我看周小大夫用的工具包似乎是范太医的。
郑太医便道:她在益州时曾和范太医交流过医术,听家里人说,范太医和她很投缘。
太医们便叹气,范太医是出名的疡医,以前还不觉得,他这一调任才发现太医院中竟没有继承他技艺的太医,唉~~
以前大家都看不起疡医,觉得他们总是切割东西,流于下乘,可现在看来,疡医治疗紧急的出血伤的确比他们占些优势啊。
虽说给小公爷补了血,但最主要的还是靠他自身造血将身体稳固住,郑太医最先回神,看了眼写出来的药方,选了一张道:第二张药方用这个吧。
两位太医也慢慢回神,看了后斟酌了一下,颔首道:不错,便如此吧。
满宝找到白善道:我们回家吧。
老夫人连忙也挽留,满宝拒绝了,我们住的地方府上应该都知道了,要是发热太医们断不了就再去接我就是,我明天一早还过来的。
老夫人见她年纪小,又是个小姑娘,家里恐怕也不放心,便对一旁的嬷嬷道:送周小大夫和白小公子出去,让管家亲自送回去,备上厚礼。
刚才换衣服的时候她偷偷看了一眼她儿子肚子上包扎的伤,又问了一下伺候的人,这才知道她儿子之前已经半边身子踏进鬼门关了,也是因为这个,太子才砍了计太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