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吉说,那天死的人还有好多,除了他们白家的护卫,还有县衙里的衙役……
住在满宝隔壁的白善也没睡着,他躺在床上想的更多,那些人的名字,他知道一些,更多的是不知道,而他现在,不能光明正大的查,更不可能去祭拜……
白善叹了一口气,翻了一个身,继续睁着眼睛看着墙内。
而此时,唐县令也没去睡,书房的灯一直亮着,他将找出来的卷宗摊开,将里面的人名一个一个的誊抄到纸上。
白启,周银及妻夏氏,县丞何子云,其长子何畅,衙役杜志松……
写在纸上的名字越来越多,唐县令的心也越来越沉。
将最后一个名字抄在了纸上,唐县令这才停下了笔,屋外传来明理说话的声音,夫人,老爷正在办公,要不您先回去,小的这就去告诉老爷。
唐夫人很少会被明理拦下,因此她停下了脚步没有硬闯,把手中的食盒交给明理,我没什么事,如今正是倒春寒的时候,你注意给他添件衣裳,这里面是汤,让他喝了早些睡下吧。
明理躬身应下。
唐夫人抬头看了一眼窗上倒映着的人影,见他还是握着笔站在桌前的模样便转身走了。
唐县令侧头听着门外的动静,等唐夫人走远了,他这才提着笔在那一排排的名字后面一字一字的添上大贞十年犍尾堰决堤被波及的三万八千众……
最后一字如锋芒出露,唐县令看着桌上这大大的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微微闭了闭眼,再睁开时便又坚定了些。
他撂下笔,待纸干透以后才折起来放在一边,重新提笔写信。
明理提着食盒进来,将里面的汤取出来,老爷,先喝些汤吧。
唐县令摇了摇头,问道:知案到了吗?
明理算了算时间,明日应该能回来。
唐县令点了点头,将写好的两封信封起来,将其中一封交给明理,等他明日回来了给他,让他送回京城给父亲。
明理应下。
唐县令把另一封信收了,这才看了一眼汤,想了想,还是把信放到了一个盒子里锁好,放好后起身道:不喝了,我回正院去了。
明理应下,连忙送唐县令回后院,唐夫人果然没睡,看到唐县令回来便抬头冲他一笑,问道:忙完了?
唐县令面无异色的点头,忙完了。
唐夫人也不问他在忙什么,道:明日祁家的小公子过生,你去吗?
那小子才十六七岁吧,过的什么生?唐县令想也不想的摇头,不去。
什么十六七岁,也才满十六岁而已,这个年纪的少年要说亲呢,当然要找空多认识些人了。
明日衙门还有事呢,唐县令道:有个案子在乡下,我得下去看一看,你去吧,见到了祁夫人替我找补一下就行。
唐夫人好奇的问,人命案?
唐县令轻咳一声道:是偷盗,现在春忙开始了,这样的事很敏感,百姓们聚在一起,若处理得不妥,私自打起来,有可能会出人命的。
唐夫人没怀疑,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