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646章 陌上桑(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早就‘所’了,‘泥’怕是没有记住吧?杨修学者马库斯的口音笑着回答道,先看看歌舞,不着急,不用着急……

广场中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现了一队舞姬,正在和着节拍,或是击打手鼓,或是踩踏节拍,轻歌而舞,身姿妙曼。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一人唱,众人和,歌声优美动听,舞姿雍容典雅。

咦?歌声传来,杨修一下没忍住,面上露出了些许思索之色。

说起来,这一首汉乐府,也算是常见的乐章,但是用在这样的一个场合,尤其是在此时此刻……

就有些怪异了。

汉乐府当中,有许多的乐章,但是大体上分为四类,一类是郊庙歌辞,其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乐歌,华丽典雅,最适合用在当下的场所之中。然而现在唱的是《陌上桑》,并非是郊庙歌辞,而是属于相和歌辞当中的一曲,是属于民间各地采来的俗乐,歌辞也多是街陌谣讴。

当然也不是说《陌上桑》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毕竟与民同乐也是朝廷官吏政绩当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只不过作为当下开场的第一首么……

开场之乐,有太多可以用来选择了,比如汉武帝写的华烨烨,固灵根。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又或是大臣匡衡所写的惟泰元尊,媪神蕃釐,经纬天地,作成四时都可以,也都不错。

可是偏偏用了这一首《陌上桑》!

这其中的含义,自然就是可圈可点了。

说实在的,若是完全不管其中蕴含的意思,这个汉乐府当中著名的相合大曲《陌上桑》,婉转优雅的歌声和委婉飘逸、娴静婀娜的长袖舞,倒也是视听的一种高级享受。

如同鲜艳的花朵般盛开,风姿绰约的一队队的舞姬,行动之间,飘若浮云,翩若惊鸿,按照节拍或扬或举的长袖,或开或收的炫丽长裙,或仰或伏的轻柔身姿,还有那摇曳不定的的柔软腰肢,婀娜的体态,含羞的眼神,让人不由得就被钩住了心魂,垂涎三尺……

马库斯不知不觉当中,手中的铜箸已经跌落在自己的衣襟之上尤不自知,瞪大着眼,张大着嘴,伸着脖子,挺着身子,就像是下一刻要起身冲到场中去抓捕这些如同花间蝴蝶一般的美丽的舞姬……

杨修无心欣赏乐舞,他不停地转动着手上的酒爵,望着爵里的美酒,陷入了沉思。

秦之女?杨修目光流动,看向了广场上端,这不仅是唱给陛下听的,还是唱给骠骑听的啊……哼,哼……

另外一边,一直在关注着杨修的郭嘉抓住了杨修的神色,低着头对着一旁的荀彧说道:杨家之子,看样子,似乎是听出来了……

杨德祖少有聪慧之名……荀彧也是低声说道,他听出来不奇怪,但是某不知道……那边听出来没有……荀彧的目光转向了广场上端。

呵呵……郭嘉低声笑着摇摇头,说道,听出来如何,听不出来又如何?之前就想明白多好,若是在太庙之前将战俘全数当即斩首,血祭祖先,多少也有一个杀伐决断之姿……而现在……呵呵,呵呵……

荀彧默然,低下头看着桌案。

郭嘉瞄了荀彧一眼,轻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说什么了。

当年荀彧虽然平日里也是少言寡语,但是也不像是当下如此的沉默居多,说的话少。还在颍川荀氏家院之中的时候,荀彧也和郭嘉就家国天下,相谈相论相争,对于未来也怀有憧憬,讲到兴致来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然而现在,一切的神色似乎都已经消失了,唯有在荀彧两鬓出现的几根白发……

在过去的岁月之中,郭嘉认为天下不过尔尔,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能找到一些解决的办法,并且视之为一种乐趣和挑战,但是现在,在面对时间的流失和人的身体衰老上,却毫无办法,毫无抵御能力……

郭嘉伸出手,轻轻的在荀彧胳膊上拍了拍。

歌舞尤曼。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写到此处,亦是万千感概……

逝者如斯夫……

不知不觉当中从猴年写到鼠年……

敬各位书友一爵!

愿书香常伴,文墨相传,祝身体康健,诸事顺利!

另外补充一点:

东汉庙号的常识性问题。

刘邦于长安分立太上皇庙、高庙、惠帝庙,此为汉朝宗庙制度之始。

哀帝崩,平帝立,王莽执政,以两统贰父,违于礼制为由,毁弃皇考庙与共皇庙。

刘秀称帝,在雒阳建高庙,又建四亲庙,祭祀其高、曾、祖、父。因刘秀称帝,即是以小宗继大宗,若依大宗万世不绝之论,应以元、成、哀、平等西汉诸帝为先祖,绝亲生父母等私亲所执之礼,然小宗私亲各起亲庙,便遭大儒弹劾。

后,光武便分于长安和雒阳建立庙,皇帝神主各藏于中,为同堂异室之始。

光武崩后,明帝即位,为其上庙号曰世祖,于雒阳另立世祖庙,以别高庙,自此延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