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故松了一口气,就怕贾赦一时发昏,主动背锅,倒霉的还是他这名义上家主。
但是他身后的王子腾却眯起了眼,同殿为臣,对彼此的底细还是知道一点的,贾故一直觉得王子腾对贾府两房的相处上,属于不偏不倚的态度,看来,到底是侄女儿不如妹子,王子腾明显对贾政关心多于贾赦。
贾赦,荣国府里面是谁在当家做主?谁置国法礼法于不顾?
贾政生怕贾赦的嘴里再说出什么惊天的话来,昨天他悄悄的和老太太商量了一晚上,防的就是殿上对答出现意外,立即磕头不止,皇上,臣有下情呈报。
准
谢皇上,皇上,臣兄年少时荒唐不堪,臣父亲,曾留下字迹,嘱咐臣母与臣,以家族为上。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内侍。
贾珹就知道大势已去。贾故还不想放弃,既然是先国公的遗书,为何不早早的拿出来,巴巴等到大殿上了,才有了这遗书。
贾政也不是不客气,此乃我家家事,我与兄长如何,皆是我贾家之事。如今因为我家之事引得皇上同大人们垂问,愧不敢当,自有拿出证据以证清白。
皇帝看来看,上面有先一任族长贾敬的名字和印鉴,看著书信破旧,似乎真的是几十年前的旧物。
皇帝把书信放在一边太监捧着的托盘里,看着贾珍以贾政为主,心下就明白,贾赦成了弃子。
把书信拿下去,给各位大人看看。皇帝说完,站起来背着手,下了丹陛台阶,围着贾家的三个人转了几圈,书信传的极快,从文臣哪儿传了一圈,到了贾故手里,贾故看了一眼,确实是父亲的笔记,他如今还收着几封父亲的书信,认得老国公的字迹。
王子腾没看,直接给了身后的人,这里面,武官都是来凑热闹的,传阅的速度比刚才更快,很快到了贾珹的手里,贾珹仔细的读了一遍,除了满篇嫌弃贾赦之外,其他的再也没有了。
不对啊,既然是晚年遗书,老爷子要交代的肯定不是这一点事儿,对老太太的奉养,对子孙的教养怎么只字不提?不当爹妈不知道对儿女的挂念,就算贾赦再顽劣再上不了台面,里面也不该是通篇的嫌弃,如果真的是不让他承袭爵位,那么给他的补偿和安慰总该有交代和安排吧,听太仆寺的属官们闲聊的时候,说谁家的老太太老太爷去了,临死之前分了私房银子,嘱咐了孩子要多上进,哪怕是恨极了某个子孙,都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话又说过来了,事实是贾赦承袭了爵位,贾珹拿着信纸听大厅里自辩,贾政哭诉应该长幼有序,自己坚辞母亲的要求,大哥承袭了爵位,但是母亲不放心把家中托付给长兄,自己就出面打理……
一时间,朝堂上从嫡长子继承制和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两个方面,又展开了一场辩论。
正方的观点是贾赦属于嫡长子,家主和爵位就该是他的,如今荣国府被贾政把持,贾政持身不正。
反方的观点是贾赦毫无建树', '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