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24章 猫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常州府知府丁梅夏,武进县县令姚公志,可还清廉啊?

曹松本想说些什么,但马上便警觉了起来,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见他这幅样子,姜星火却笑了笑。

看着国师耐人寻味的笑容,曹松反而松了口气。

经历了建文朝四年天堂般的日子,江南地方的官员哪有几个清廉的,不过是相对而言罢了,自己不论怎么说,都不见得符合自己的利益和国师想要听到的回答,还不如不说。

从记录上看,水灾的赈灾,这些官员做的倒也算及时,就是米价飙升的猛了一些。

曹松字斟句酌道:常州府的官员,听闻国师向东巡抚江南五府赈灾事宜,常州府是第一站,赈灾自然是上了心的,至于米价如今大灾过后,却是难免有波动。

姜星火露出微笑,轻轻颔首,表示赞许。

他原以为曹松只是锦衣卫里的一个普通百户,可现在一看,曹松虽然算不得如何出挑,但却很是细心,擅长收集消息,尤其是各种市井日常的情报资料,十分精确且齐全,比如这次他需要查的事情,就全部都能找到情报依据。

姜星火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条递给曹松,淡淡说道:这件事,务必查清楚。

曹松心头一凛,接过纸条匆匆浏览后脸色微变,当着姜星火的面烧了纸条,随后忙道:国师大人放心,属下定会竭尽全力,查明真相。

好好做,这次给儿子搏个荫袭的千户官出来。

姜星火留下一句话,悄然离去。

曹松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这才长长呼了口气,坐回凳子上,端起茶杯,狠狠喝了一口凉茶,冰凉的茶水顺着嗓子滑入腹中,让他浑身一激灵,仿佛一下子恢复了力气。

他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走出屋子外,吩咐伙计道:将刚刚做好的饭菜装食盒打包一份,让赵海川给县令送过去。

伙计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照办了。

老姚,我算是仁至义尽了,别怪我钱虽好,可权比钱香多了。

半晌后。

百户。

赵海川拎着食盒走了进来,抬了抬下颌,示意姜星火离开的方向。

用派兄弟盯着吗?

他只晓得对方是锦衣卫系统的人,还以为是派来做核查的。

曹松吓了一跳,严肃道:没我命令,所有人不许跟踪!

赵海川一怔,没想到对方的级别这么高,复又问道:那姚县令那条线,就这么断了?咱兄弟们可都指着那头的钱过日子呢。

断了!

曹松一咬牙:咱本来就没掺和那趟浑水,里面水太深,八成涉及到了京里的勋贵,咱不过是收个封口费,犯不着把自己搭进去。

赵海川点了点头,做伙计打扮,提着食盒向县衙走去。

——————

转过几条巷子,确定了身后无人跟踪,姜星火与王斌汇合了另外几名护卫。

姜星火用折扇挡着口型,低语道。

本地的锦衣卫有猫腻。

王斌轻声问道:国师发现了什么?

对本地官员的情报结论避重就轻,而且粮价和粮食成交量,跟咱们从乡村一路走来看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或者说,数据编的太完美了。

姜星火将今天的发现告诉了对方。

王斌脸色变化了几次,沉声道:国师大人此前的乡间之行,到底是不虚的,可若真是如此,锦衣卫恐怕不可靠了。

乡野调查当然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去乡间村落实际了解情况,自然不可能知道现在民间的粮食情况。

至于锦衣卫,不见得完全不可靠,但也得防着点用。

姜星火摇了摇头:具体什么情况我也说不好,但我总觉得,背后牵扯的东西很多,而且不仅仅是锦衣卫内部,常州府离南京这么近,应该涉及到了京城

王斌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南直隶的这些事,都能从庙堂的诸公身上找到影子,或明或暗的问题。

慧空那边的情报呢?我们现在人手恐怕不足,属下非常担心国师大人的安危。

姜星火收起折扇,看着远处四通八达的穿城河流,摇头道。

无须担心,慧空他们走的水路,现在在常州府城的一处寺庙里,已经带了些精干人手过来等候,待会儿我们去寻他现在先去调查一下米价,没有实地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