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半晌,朱高炽方才略有所得。
听姜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矣!
这是姜星火给他们布置的思考题,而这边的密室里,同样也陷入了思考。
这不禁让朱高炽和夏原吉感叹,明明都是听姜星火讲课,可领悟程度与思考深度,却完全无法与道衍相比。
对于这个思考题,朱高炽刚才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大皇子殿下不必妄自菲薄。道衍道,其实您的性格,比任何人都适合处理政务。
朱棣看向姜星火的眼神中潜藏着一抹狂热,心中暗道:朕本以为《道德经》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过是妄语,可今日入诏狱亲眼所见,方知姜先生真有这般传说中的能耐.姜先生,就是大明的天选国师!
姜星火自然不知道朱棣心中所思所想。
朱高炽从容言道:审录囚犯、考察各级官吏、体察各地民情、审讯有问题的官吏和平民、倾听民怨、审查衙门卷宗、荐举或罢黜地方官员我认为这都是台谏系统可以善用优势来关注的问题。
称量天下,信手拈来。
心服口服地感叹了一句后,朱高炽这才吁了一口气,在椅子上安心地坐了下来。
那大皇子觉得按照姜圣这套考成法,以及八字秘诀,应该让台谏系统善用畅所欲言的优势来关注那些问题呢?
听完三人关于如何善用台谏系统优势的拓展思路,姜星火也是颇为认为地点了点头。
用,便是如何根据现有的优势,在不会妨碍大明其他行政部门的考成目标的情况下,善用自身的优势。
姜星火此言一出,顿时让几人开始了新一轮思考。
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当堂就能显现出差距,难道还不是因为自己等人不够用心学习姜先生的学问的缘故吗?
而仅仅是顺着姜星火的思路略有所得,便已经让朱高炽觉得眼界打开了,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变得通透了起来。
很显然,这是对官吏考成目标更进一步的细化分析。
夏原吉本觉得自己补充的很全面了,却未曾想到道衍还有说法。
我只举一个例子,免得啰嗦。姜星火指着地上的四字格说道:之前根据‘优劣危机’分析法,分析出大明台谏系统的内部优势是——发挥畅所欲言。
不错。道衍微微颔首道,按照姜圣的思路,其实还可以更发散开来,各地的巡查御史,难道不能去检查圩岸壩堰陂塘情况吗?难道不能考察荒地开垦、巡视站驿和桥梁道路吗?
而‘用停成御’的用,便是说,如何善用‘发挥畅所欲言’的优势?既然是善用,那一定不能只偏向于弹劾官员吧?台谏系统能不能对其他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呢?如果可以,都有哪些可以善用这个优势的问题?各自大约占什么比例?
对于朱高炽来说,当朱棣需要他的时候,朱棣便会将他视作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但是这种情况又会让朱高炽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导致父皇不满意,故而有些患得患失。
讲《国家管理学》第一部分的这节课,之前埋设的种种伏笔脉络显然都已经揭示完毕,姜星火的神情,也显出了几分倦意。
直接给答案的意义是很小的,而让他们自己说出来,意义却很大。
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还有很多?
大皇子殿下对自己太苛责了。看到朱高炽尽心竭力的样子,道衍忽然对他说道。
可姜先生乍一问,我却发现,自己平时思考的太少,这个问题根本就是想都没想过一念至此,便觉得如果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我不仅对不起父皇,也对不起您和远在北京的郭、郭尚书。
而越是理解姜星火的理论,朱棣等人便越是佩服。
毕竟朱棣这种当爹的,你要说他冷漠无情不心疼儿子也完全是胡扯,但对于自己的三个儿子,朱棣也确实是秉持着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前面吊个储君之位的胡萝卜就让大儿子给他拼命处理政务,二儿子给他拼命冲锋陷阵。
不过,考成法这把斩向官僚阶层的‘刀’,在出炉前还差姜星火这个‘铸刀师’喷上最后一口‘酒’,方能助其成为无坚不摧的宝刃。
而这口‘酒’,也就是倒数第二节课的灵魂所在。
姜星火温声开口:考成法既出,庸者裁汰之法亦当立。
毕竟,绩效考核加末尾淘汰,才是后世大厂促进员工内卷的倚天剑和屠龙刀啊!
官老爷、吏大爷们,别说了,卷起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