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200章弦月之距【求月票!】

情绪气氛都已经到这了,不把太阳测出来现在几人讨论小组显然是不会罢休的。

郑和兴致勃勃地扶着长髯,开口问道。

所以,要怎么样才能测算出来,我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姜星火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不露痕迹地瞥了一眼对方因为扶着大胡子而露出的脖颈后说道:勾股定理知道吗?

作为文化荒漠里长大的孩子,朱高煦尴尬地咳了咳。

卓老头虽然看不惯朱棣这个造反弑君的燕逆,不过对朱高煦好像到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见。

大约是觉得.各为其主?

亦或者是不屑于跟小辈计较?

反正无论如何,卓敬还是替朱高煦解了惑。

而看着姜星火的动作,正在捻须的卓老头又忍痛捏断了一根胡须.因为太兴奋了。

光靠想,是想不出来的。

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记录于《九章算术》中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即弦,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数形结合得到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

李景隆留给他的八思巴文银币。

嘶~

而三角形的三个角的角度都算出来,假定地月距离为单位一,那么地日距离、月日距离也能算出来,然后、然后.

姜星火明确了问题,随后说道:办法,还是刚才的老办法。

所谓弦月,分为上弦月、下弦月,这便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月相便有盈亏的变化,这一点,古人也都充分意识到了,所以包括测算日食、月食什么的,大明沿用元朝的《授时历》,也能做到十次算对个七八次。

这柴车面露难色,小臣也没想好,只是有这么个想法。

勾股定理?朱高煦问道。

然后再计算月亮进入地球阴影到脱离地球阴影的时间,也就是月食的整个时间。

见大弟子有点似懂非懂,姜星火直接画了两个挨在一起的三角形,然后把第二个等比例放大了一下,朱高煦这才明白过来。

哦对了,还有一点寻常人很容易忽视的点。

也就是一个○从东北到西南或者反过来斜着切两半,就是上下弦月的样子。

朱高炽闻言一怔:怎么算?

地球

姜星火开口道:我先告诉伱们一个重要的前置条件,那就是月亮本身不发光,月亮的光,都是从太阳那里反射的。

姜星火赞同地点了点头,随后道:那你们想一想,地月直径比例怎么算?

姜星火继续画图。

听起来不太难。朱高煦如是评价。

月亮。

姜星火指着地面上的图案说道:可以用计算月亮刚开始进入地球阴影,到月亮完全被遮蔽的时间,也就是月食的前半段的时间。

姜星火淡淡道。

可朱高炽苦思冥想了片刻,还是没搞懂,日食、月食、地球、月亮,这些乱七八糟夹在一起的东西,到底是怎么能算出来个数的。

已知地球直径,现在要求得月球直径,继而求地月直径比例。

那便是说,既然姜先生他们说元代的郭守敬算出了地球的直径,是否可以在月食的时候,用某种方法,算出月亮的直径呢?

刚才姜先生说了日食的时候,月亮能遮住太阳.小臣就在想,那如果是月食的时候,也就是地球遮住了太阳射向月亮的光,对吧?

在姜星火看来,确实后世初中生卷奥数、物理都能弄明白的一系列测算过程,也实在是称不上有多难。

而无论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月亮,都是被均匀地切成两半。

毕竟,前人早就告诉你怎么操作了,只需要照着弄就好,又不是让你发明扭秤实验、高塔扔球实验,也不需要你领悟潘金莲的竹竿为什么落在西门庆的脑袋上而不是飞到嫦娥的手里。

只要是弦月,按照历代钦天监算好的时辰和刻,就能得到一个直角,而只要得到直角,再算出大地和太阳之间的角度,就能得到三角形的两个角度,而第三个角度,只需要减一下就出来了!

但对于大明的人们来说。

一个月,为什么叫一个月?

这便是因为月亮从新月到满月朝向地球的月面被太阳照亮部分逐渐增大,月相由亏转为盈,而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为29.53天,约等于30天。

《周髀算经》中曾经记录着商高与周公的一段对话,商高曰:……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这便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

正是如此。

指鹿为马了属于是。

没办法,几何这东西有的时候是真的挺好用的。

姜星火不打算绕圈子,直白道:刚才的等比例放大法。

画完,姜星火解释起了原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