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同桌的另一人答道:谁知道呢,希望这是仙人降下的福泽吧,有了化肥仙丹,亩产真的能翻倍,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呢。

这你就想简单了。隔壁桌的老头嘬了口酒,即便是真有这种仙丹,又真的起效果,也轮不到咱们平头老百姓用。

说完,他又喝了口闷酒。

为何?

旁边人好奇的问。

老头叹息着回答:总该先轮到皇帝、诸藩、勋贵、百官来先用的,普通平头老百姓,怎么可能买得起。

听了老头的解释,众人也是明白过来。

这世界上哪里会存在仙丹,即便是有,要说这个世界上最有资格享受之人,恐怕也只有皇帝了。

而且,即便真的有大量仙丹出现,也必定被掌握在最高层手中,以至于根本没有普通人什么事。

不过,这样反倒让众人放心许多。

若仙丹真的有作用,必然会受到最高层的重视,届时,肯定会想办法增加产量。

就像是姜星火前世的一句话一样,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仙丹产量高了,如果朝廷想要多收粮食赋税,那就需要更多民众的生产活动参与其中,从而利用化肥仙丹使得生产效率提升,粮食产量自然也能够增加,给国家缴纳的赋税也就多了。

如此一来,化肥仙丹的价格,必然也就降了下来。

对于他们这些普通平头老百姓而言,只要不是贵的离谱,能够增加亩产量,多攒一些粮食提前预防灾荒,自然再好不过。

而就在众人谈论这个南京城里最热门的话题的时候,远处,却忽然像是刮起了风暴一般,一群人密密麻麻地在街上涌动着,而且他们似乎还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他们在说什么?

发生甚么事了

等人群走得近了,茶楼里的人方才听到。

化肥仙丹起效果了!

隔壁李老太太的孙子是当官的,他亲眼看到,蔬菜长得比人都高!

真的假的?莫要随意诓骗我们。

怎么可能有假?整个南京城里都在传!

竟是如此,那我可得去东郊大祀坛看看。

你又没有官身进不去,在外面扒望什么?

消息很快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播出去,而这时,轮到茶楼上的几人呆住了。

这世界上还真有仙丹啊?

而很快,宫里又传来了更加劲爆的消息。

官员们听说,皇帝之所以要扣除下个月的俸禄认购大明国债,便是因为要建设炼制化肥仙丹的工坊需要钱,而全体官员因为为建设化肥仙丹工坊出了钱,所以每个人都根据官阶不同,拥有这个工坊炼制化肥仙丹所产生的收益!

这个消息甫一传出,便起到了石破天惊的效果。

官员们对皇帝陛下之前的一点微不足道的不满意,全都转化成了感恩戴德。

什么?

居然能够拿回比自己认购出去大明国债更多的收益?这简直是老天开眼啊!

对啊!如此一来,咱们穷翰林以前那些借的那些钱,也可以不靠俸禄慢慢赚回来了!

没想到陛下如此英明神武!

哈哈哈……那当然,我朝圣君岂能与寻常凡夫俗子相提并论!

朝廷各部门的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欣喜若狂。

他们原本以为下个月的俸禄已经打水漂了,却没有想到陛下仅用一句话,便让他们免于这种处境了!

不仅如此,而且还能获得不知道多少倍的收益。

而且这件事情传得越广,他们就越觉得,当初没有在大祀坛顶撞陛下真是太对了!

一时间,大街小巷议论纷纷,在官员们刻意的舆论引导下,无一例外的全部称赞当今圣君的贤德仁厚!

朱棣仿佛不是数个月前还没渡江时,一顿饭要吃八个小孩的杀人屠夫燕王,而是如同尧舜那般的圣主明君!

在这种全体官员狂欢的环境下,大皇子说,袁真人上书声称,自己曾经在海外游历时,发现过炼制化肥仙丹所必需的主材料。

当时不知道这种材料的珍贵价值,如今建议为了扩大化肥仙丹的炼制产能,朝廷应该派遣水师前往探索。

而且,袁真人还说,在海外更远处,有记载说明炼制化肥仙丹的各种材料,都会分布在哪里的海岛上。

而大皇子则就此提议,朝廷要扩建水师、码头、船厂,并招募更多的水手、工匠,来出海获取炼制化肥仙丹的各种材料。

得到了实惠的衮衮诸公,几乎是一一种大明开国以来从未见过的高效率,全体赞成了大皇子的提议。

于是,计划持续五年的拨款造舰项目,就这么上马了。

而就在外面的世界处于一片狂欢的时候,诏狱里的某些人,心情却不太好了起来。

诏狱,值房。

李景隆正郁闷地大口喝着酒。

你怎么醉成这样?

朱高煦得了狱卒的消息,赶来值房。

一进去,就闻到了浓重的酒气,而且发现李景隆已经喝得面色彤红,距离酩酊大醉也不远了。

别喝了。

朱高煦劈手夺过对方的酒壶。

给、给我喝,我、我、没、醉!

好歹是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狱友兼同学,此时的朱高煦看着李景隆,倒也没有那么的不顺眼了。

朱高煦瓮声问道:不就是作为主使出使日本吗?怎么愁成这样?

不,你、你不懂。

李景隆直接倒头埋在了自己的臂弯里,扭着脸颊冲着对方说道。

他们,都、都想让我去送死。

我、问、问过日本的局势了。

这个局,无、无解。

我出诏狱,就,死、死定了。

没、没人,能、能帮我。

朱高煦自然对此时日本的局势一无所知,但看李景隆这副鬼样子,也晓得应该对大明的态度是不太美妙的。

于是,朱高煦开口问道。

你要后天才出发,明天便是姜先生讲课的时候了,你为什么不问问无所不知的姜先生该怎么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