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么多行李呢,全部搬上渡轮的话,根本搭不了几个乘客。
夏老的警卫员拿着夏老的军官证找到码头负责人,没说几句话,就把事情敲定了,并主动提议帮他们卸货、搬货。
见中午了,老爷子提议先吃饭,吃完让盈芳几位女同志抱着孩子和老教授一起先过江,他们则等末班船结束押着行李回去。
几只小家伙没下车——金毛瘫软了,老金懒得动,小金牙和喵大爷下来溜达一圈又回到车厢,负责看行李。它们早上出门前饱食了一顿,这会儿还不到喂食的时候。
爷爷,要不您和夏老也随我们先走吧?江边风大,吹久了患伤风就不好了。盈芳劝道。
是啊老头子,这儿有咱们几个够了。你腿脚不方便,横竖帮不上忙,跟着乖囡她们先回去。萧三爷也说。
老爷子眼一瞪:谁说老子腿脚不方便?没见我扔掉拐杖都能健步如飞了?
萧三爷:……你飞给我看。
好了,这有啥好争的。夏老笑眯眯地居中斡旋,老萧不是说上头给他安排了个住处在县里吗?离末班船开走还要不少时间,不如去看看?坐了半天车,不走走腿脚都僵硬了。屋子大的话,你们一家住这也行啊,省的进个城还要搭船。
夏老的提议得到大伙儿一致同意。
老爷子便让小李跑了趟革委会,拿着他的军官证和元首的亲笔信函,找革委会主任拿房子钥匙。
大伙儿就在国营饭店等。
饭店服务员看他们穿着考究,尤其是夏老、向刚还有两名警卫员,都是挺刮的军装,点菜吃饭虽不浪费但也没那股小家子气,再愚笨也知道这波人有来头。热心地收拾出两张方桌让他们坐,还提来茶壶主动给他们倒水。
听口音像是北方人,是来咱们县探亲的?亲戚住哪条街?说不定我认识。服务员抓来一把瓜子,给一行人当中瞅着最好说话的福嫂,好奇地打听。
福嫂和善地冲她笑笑,没说什么。
在萧家待了这么多年,在外边哪些话当讲、哪些话不当讲她拎得相当清。
服务员见问不出什么,就讪笑着走开了。倚在开票柜台上磕着瓜子看他们小声聊天。
小李去了不到半小时就回来了,身后跟着革委会主任,腆着微凸的肚子,笑容满面地迎上来和几个大老爷们握手,一口一个首长好,惊讶得服务员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革委会主任她不认识,但主任身后拎包的胖委员她认识呀,平时见到哪次不是点头哈腰、满脸堆笑?就怕得罪了他没好果子吃。
可瞅瞅眼下,胖委员算个屁!和人握手的资格都没有,这说明啥?来的这波人大有来头,而不仅仅是有来头。
服务员反应过来,极有眼色地上前帮忙递东西,一口一个大姐地叫福嫂:有空常来啊!
垫着脚目送主任送他们去落脚处,隐约听主任介绍那屋子的前主人是被打倒的富农,眼珠子轱辘一转,那不就前头街口高墙围起来的那栋宅子么?先前因成分关系,收归政府后一直闲置着。
屋子太大,反而没人觊觎,生怕被扣上一顶走|资派的帽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不到北方口音的这波人,一来就被政府安排到了这里。可见,来头是真的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