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秦时故智(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过啊,这个美人族的男子俊美,女子娇媚,天生胆小,都是极为会伺候贵人的,是这个世上最好的仆婢。

除了给官家敬献了两男两女再未曾听说有美人族有外流者,如今,铁喜能给郡主送来两女,可见我北海王府将要时来运转了。

赵元休似乎没有听明白幕僚话里的意思,笑眯眯的瞅着女儿闺房的方向低声道;真是可惜了……

铁喜每日的晚餐都是跟祖父一起吃的,今天也不例外。

赵祯的胃口不好,随便吃了几口就停箸不食,笑眯眯的瞅着外孙在那里狼吞虎咽。

吃饭的间隙,铁喜见祖父不吃了,就站起身给祖父装了一碗冬瓜汤放在祖父面前,然后继续据案大嚼。

赵祯的食量很小,尤其是有了眼疾之后,食量愈发的清减。

等他勉强喝完面前的冬瓜汤,铁喜已经吃的很饱了。

以后不要为了勾引皇爷爷的食欲就吃的这样快,少年时没什么,年纪大了就知道苦楚了。

铁喜一口喝完汤水之后笑道:饿了。

赵祯放下手里的汤碗笑道:怎么,对北海郡王家的赵姝有意?

铁喜摇摇头道:只是不想让皇爷爷众叛亲离!

赵祯嗤的笑了一声道:那可是个大包袱!

铁喜笑道:皇爷爷不是也背了这么些年,既然皇爷爷能背得起,没道理孙儿会背不起。

你以后会怎么对待他们?

铁喜毫不犹豫的道:能出仕的出仕,能读书的读书,能作工的就作工,能种田的就去种田,想做生意的就去做生意,总之,只要不乱国法,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赵祯饶有趣味的瞅着外孙笑道:怎么。不打算让他们去当将军?

铁喜摇摇头道:如果可能,孙儿将来会改动军制,只要他们有能力,也随得他们。

不怕出麻烦?

多剿灭几次就好了。

赵祯仰头呵呵笑了一声道:你倒是看得开,今天师傅给你上了什么课目?

《梁惠王》!

有什么所得?

没有,记忆最深的就是第一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梁师傅的心胸不够开阔,大宋,哈密本为一国,何来主客之分?

两地间隔万里之遥,如何统御?

修建钢铁驰道!

钢铁驰道?

没错,哈密将作营已经试验成功了,如今正在铺设哈密境内的驰道,我父王准备用这种钢铁驰道将哈密所有城池连接起来,千里之遥可以做到朝发夕至。(不是作者脑洞大开啊,是本来就有的事情,秦朝就有马匹拖拽的火车道,只不过轨道是硬木制作的,据说一日夜可行七百公里)

赵祯吃了一惊,想了一会道:可是从秦驰道得来的想法?

铁喜笑道:正是,当年秦皇拿下楚国为了有效统御南方,以硬木为轨道修建了秦驰道,我父王认为木头不耐磨损,所以准备在木头上面再覆盖一层钢铁。

一路上遍布驿站,换马不换车,车在铁轨上几乎感受不到颠簸,即便是万里之遥,旬日可至!

赵祯呆呆的想了良久才牙痛般的吸着凉气道:何来如此多的钢铁?万里之遥修路已是妄想,仅仅是驿站便不下五百之数,靡费之巨恐怕堪比秦皇修筑长城!

你父王从哪里找寻如许多的劳役?

先说好,朕还不至于昏聩到允许你在大宋这样征发劳役,秦皇修长城,杨广开运河殷鉴不远啊。

此事万万不可行!

铁喜呲着一嘴的大白牙笑道:皇爷爷您想想,一旦这条路开通,道路两边立刻就会出现无数新的城镇,不仅仅如此,有了这条路,东京就可牢牢地将西域之地控制在手里,不至于再出现西夏割据之祸。

至于皇爷爷说的钢铁,哈密国已经在铁金山发现了一座铁山,将作营在铁金山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炼钢厂,一炉可出钢铁一万斤,年产钢铁不下五百万斤……

赵祯冷冷的打断铁喜的自吹自擂道:何人在炼铁?哈密百姓?

赵祯此话一出,刚刚还春风和煦的中堂立刻变得阴风阵阵。

铁喜努力的仰着头道:哈密百姓各司其职,没时间也没人愿意出苦力去修筑驰道,更加没人愿意去铁山挖矿,我父王也不会驱赶哈密百姓去干这些事,否则哈密会大乱的。

赵祯的脸色稍微好看一些,仔细的看看外孙的表情,忽然倒吸了一口凉气道:没藏讹庞兵败好水川,富弼,狄青已克兴庆府,西夏残余挟百万百姓向北逃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