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目光全盯到了袁家人身上,只是他们根本就没想着随礼,那自然也没准备礼金。
可这么多人盯着呢,袁家小姑看实在下不了台,便从兜里掏出了一块钱,准备往食堂门口摆着记礼账的桌子那里走。
这边发生的事情,自然那边的人也听到了,那负责记账的也是个妙人:这一元礼金是哪小袁哪位长辈随的礼,哦,就是写哪位长辈的名字?
袁家小姑看这么多人盯着她看,后悔极了,恨自己冲动出这个头。
这时有厂里的婶子出声道:我认识这位,是小袁的小姑。
那负责登记礼金的人说道:还麻烦说下名字,我这边好方便登记。
袁家小姑捏着钱的手都有些发抖,她要知道会有这一出,肯定不跟着过来。
可已经到这份上,她只得说道:袁玉英。
那人写下袁玉英的名字,旁边的人便向袁玉英伸出了手,只是钱一到手,那负责收礼金的人便大声道:小袁姑姑袁玉英随礼一元整。
这一声大的连食堂里已经会好的宾客都听到了,一时间,大家全都是大家的八卦声:袁家人来了,这下怕是又得闹腾。
这袁家人也真是没皮没脸,都断亲了,人家大喜的日子还过来添堵,真是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能怎么想,这大喜的日子总不好把人赶走,还不是想过来蹭吃蹭喝、打秋风。
你说小袁他爸就留下这一根独苗,这袁家人除了不帮衬一把,还总想吸他的血,有这样的亲人也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就在这时,那负责记账的带着不耐烦的声音传来:后面的袁家长辈,你们倒是快一些,记完你们,后面还有厂里的人要随礼呢,总不好把你们分开记账。
还是袁家老大怕这事日后传到厂里,几步上前,从兜里掏了一张大团结递过去:袁大宏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