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喜遇良辰 第141节宋老太太心中一算计,好像孙儿时常来陈家村,光她偶然听到的就有好多次了。
宋老太太道:羡哥儿常来?
陈老太太笑着:之前教村子里的半大小子们骑马、射箭,春耕之后来得少了,那时候大家都在地里,将军也就直接去山地查看情形。
宋老太太心里有些狐疑,她这孙儿什么时候变得热心肠了?昨天程家小子来看她还说,朝廷给了赵州和白马岭,他们忙得人仰马翻,羡哥儿在白马岭操练兵马,一副随时都要打仗的架势。
程家小子都想要逃回京城了。
既然这么忙,还有时间来陈家村教人?还能来看族塾吗?
宋老太太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在悄悄思量,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是不是她想多了?陈家村卖药材,又能熟药做成药,孙儿看重陈家村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孙儿这段时日变化有些大,就算外面再有事,不出三五日都会回镇州,之前回府中看她的时候,她好看到孙儿端着茶杯看着窗外的月亮笑。
她都许久没见到孙儿笑成那般模样了,她驻足瞧了半晌,孙儿都没注意到她,不知想什么出了神。
她这孙儿在她面前看着乖顺、温和,有时候也露出一丝笑容,但是半点不过心,现在倒是有些样子了。
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宋老太太走到了织房,看到织房里画的一张张纺车的图样。
都是辰丫头画的,陈老太太笑着道,还没画完呢,也不知道她在捣腾些什么。
宋老太太看向谢良辰:这孩子可真能干,从过了年就没闲着吧?这药材才种好,就开始弄这些了。
陈老太太在宋老太太耳边低声将谢良辰的打算说了。
宋老太太听得眼睛一亮,如今镇州种药材、熟药材,赵州增加了不少铁课,北方多桑麻,谢大小姐又早早为这些做准备。
陈家村不说了,能让其他村子里的人也都听她的,这就是本事。
宋老太太忽然想到混乱不堪的宋家内宅,她那儿媳妇有半点谢大小姐的见识,宋家也不会成这般模样。
回到陈老太太屋子里,将谢良辰她们都打发走了,两个老太太坐着说话。
您这是怎么了?陈老太太低声道,是哪里不顺心?
宋老太太叹口气:还不是家里那不孝子。家里的糟心事儿,不好对外人说,她只知道宋启正在查当年被刺杀的内情。
宋老太太不愿理睬儿子,却也希望他能查明白,不能让孙儿白白受了这么多年的冤屈。
自己养的,也是没法子,宋老太太道,就像着逮着他的错处之后,狠狠地骂他一顿,看他以后还有没有脸面。
说完这些宋老太太向陈老太太笑道:让您见笑了。
陈老太太道:您这是哪里的话,您肯与我说这些,可见没有将我当做外人。
宋老太太露出笑容:人老了,脑子不好用了,身子也不舒坦,就该躲在家里,那些事不好再去操心,可惜……偏不让我省这个心,我那孙儿也是一样,整日里为他牵肠挂肚。
陈老太太道:不管是谁听了您的话都要惊讶。
宋老太太愿闻其详。
陈老太太道:宋将军年纪轻轻就任指挥使,我瞧着是哪哪都好,我孙儿说宋将军就是那座高山,只有让人仰望的份儿,不怕您笑话,我那孙儿跟着宋将军学了几次骑射,天天想着长大之后去将军麾下效命。
好几次睡着了说梦话,都一口一个将军的喊个不停。
宋老太太跟着笑,陈家大爷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我那孙儿平日里沉着脸,寻常人不得近身,难得庚哥儿不嫌弃。
您这话说得不对,陈老太太道,不光是子庚,我们整个陈家村都喜欢宋将军。
宋老太太忽然心念一动,不知谢大小姐怎么想?不过片刻后她又怔了一瞬,她怎么会突然有这样的思量?
心头一动,就似脱缰野马般按不住了。宋老太太脑海中浮现出谢大小姐种种,越想越觉得谢大小姐好。
如果做她孙媳妇,那真是没有比这更让她高兴的了。
宋老太太看向陈老太太,只觉得陈老太太目光清澈,显然方才那话没有别的意思。这事想要落在实处只怕不易,眼下也只有她一个人这般想吧?
宋老太太与陈老太太接着说话。
守在陈家村外的常悦,却看到了几条靠近的人影。
从春耕以来,常悦在陈家村附近发现过几个眼线,这次的眼线行动格外敏捷,只要他稍稍发出声音,那眼线就会发现他的所在。
这些人是冲着陈家村来的,还是跟着宋老太太来的?
常悦不动声色,只盯着那眼线的一举一动。
片刻之后,那眼线悄悄地退去。
常悦吩咐道:跟上,看看他们去哪里。
第二百一十三章 偷笑
几条人影快速在林中穿梭,没有走官路而是寻了难走的小路离开了陈家村。
常悦手下的人不远不近地跟着,偶尔停下来查看那些人留下的痕迹,然后又追了上去,那些眼线兜了一大圈确认没有被人跟随之后,一路向东而去。
镇州往东那是横海节度使的地方。
常悦手下继续跟随,同时也抽出人手将消息传回给了常悦。
宋老太太刚好从陈家村出来,常悦一面将增加人手护送老太太,一面找了机会将一切禀告给谢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