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喜遇良辰 第84节冬天极冷,让宋羡站在这里总觉得不好。
陈老太太心思一动:将军不嫌弃的话,去灶房旁边的东屋等一等?
若是寻常人,我可不敢这样问,将军来了几次,都相熟了我才敢开口,只因为那东屋原本是放杂物的地方,待客太过失礼。
不过这两日,我外孙女将东屋收拾出来,说是天冷的时候,要在那里盘账。虽然地方窄了些,好在暖和。
宋羡道:就去东屋吧。
陈老太太将宋羡引去东屋里,多亏有个爱折腾的外孙女,这屋子简陋但好在干净,屋中没有椅子,只有谢良辰请村中人帮忙用做了个木台,平日就坐在那里。
木台前就是个小桌子,桌子上有笔墨纸砚和油灯,油灯旁边是个木匣子,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
宋羡坐下,陈子庚端来煮好的茶。
我阿姐说,有了银钱就在屋子里做火墙,就算读书到很晚,都不会觉得冷。还要在旁边做个躺椅,到时候我读书,祖母和阿姐都能在旁边歇着。
陈老太太在旁边道:都是他们姐弟俩胡乱说说,将军不要往心里去。还什么火墙、躺椅,想的倒是好。
还想将自己家里折腾成皇宫一样?
宋羡端起茶来喝,然后放下手里的碗:茶换了?
陈子庚道:里面放了陈皮,不过是从药铺买来的,阿姐在熟药所做的陈皮还不能用,明年就好了……我们会亲手做。
宋羡又端起碗来:明年我来尝尝。
陈子庚道:做好了就给您送过去。
站在屋外的常安不禁佩服自家大爷,不动声色地就要走了茶叶。
说话间,陈咏胜核对好了文书,前来向宋羡复命:都弄好了。
说完陈咏胜接着道:将军特意前来陈家村,难不成这案子又……
宋羡抬起眼睛:冒充陈家村熟药所的药材来历还没有查明,陈家村还是要多加小心。
陈咏胜一半清楚一半糊涂,不知该怎么小心。
既然文书都做完了,宋羡也没有理由再逗留,他起身向外走去,走到院子里,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主屋。
宋羡向陈老太太道:我祖母吃了谢大小姐做的药膳,精神好了不少,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只管让人来知会我。
陈老太太道谢。
宋羡这次直接走出了陈老太太院子,在陈家村口上了马,很快一行人消失的无影无踪。
陈子庚跟着陈老太太回到家中,屋子里只剩下祖孙三人和许汀真时,陈子庚才道:阿姐,那冒充我们熟药所的药材,可能是苏家的。
谢良辰早就有所猜测但没有告诉外祖母和阿弟,不知道阿弟是如何得知的。
陈子庚道:宋将军没有直言,但是我听出来了。宋将军该是听说苏家人来了陈家村,生怕我们不知晓其中内情,于是专程走这一趟。
宋将军对苏大爷很是防备,当着二叔的面提及那些冒充的药材,而且苏家是能炮制出甲等药材的,这些种种勾连起来,陈子庚得出这样的结论。
肯定就是这么回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好人
陈老太太仔细想想孙儿说的很有道理。
许汀真道:良辰说过苏家药铺的几味熟药,与我们做的不相上下。言下之意如果是苏家的药材,那也能说得通。
陈子庚道:所以我们该谢谢宋将军,宋将军是真的为我们着想。
陈老太太有些后悔:事先没有准备,宋将军走得时候,没拿什么东西给将军。幸好还喝了一碗茶。
说完陈老太太又仔细回想与苏怀清说过的话,应该没有涉及到那桩案子,这案子没了落定之前苏家再来人,她能不见就不见,总之要格外小心。
谢良辰看一眼窗外,她早有猜测所以苏怀清每句话她都听得仔细,生怕漏掉些什么,苏怀清言语里倒是没有试探,没有问他们什么,而是将知晓的都说出来。
但苏怀清在这时候回镇州,也不会是偶然,毕竟明年二月他就要进京参加礼部试,其余赶考的生员都在家安心读书,苏怀清却来到了镇州。
前世她嫁到苏家之后,听苏大太太说过,礼部试之前苏怀清不在京城,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是否跟这桩事有关?
谢良辰正思量着,闻到一股香气,陈玉儿端着鸡汤进了屋。
阿姐快吃些东西,陈玉儿道,炖的刚刚好,大娘还在里面放了黄精。
都吃,都吃,陈老太太道,杀了最肥的那只鸡,满满的一大锅。
陈老太太早就看明白了,外孙女心里装的人太多,如果不多做些,外孙女不舍得吃。
谢良辰被那一阵阵的香气熨烫的心里暖暖的。
外祖母可是吃点肉都会心疼的人,竟然炖了只鸡,还知道放黄精。
她生了一点小病就这样劳师动众。
快吃,陈老太太道,做好了就是吃的,都看着做什么?
许汀真难得笑一声:不心疼?
陈老太太佯装不在意:买来就是要吃的,又没有丢,心疼些什么?不过这鸡是预备过年吃的,过两日她还得再去买两只,越到年底东西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