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喜遇良辰 第23节荣夫人明白了宋旻的意思,她是要想法子护着两个孩儿。
宋旻说完急着起身出去:我还要去打听消息。
荣夫人不放心:不要胡来。
宋旻淡笑:总不能任人摆布,就算我什么都做不了,也得去查查宋羡到底想要图谋什么。
荣夫人想要拉住宋旻,宋旻笑着道:母亲好好照顾二哥。
宋旻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来到一处茶馆中。
宋旻上了二楼,早就有人等在了那里。
三爷。
宋旻看过去,有个人早就等在那里,见到他之后,那人脸上都是激动的神情,忙上前来行礼。
宋旻脸上满是笑容,给人的感觉十分亲切,他撩开长袍先坐在了椅子上:坐下说话,不必多礼。
董老爷应了一声,战战兢兢地坐下来,等着宋旻说话。
怎么样?都查明白了?宋旻问道。
董老爷立即道:问清楚了,在纸坊献药方的是谢绍山的侄女,这个谢绍山是元平十二年的秀才,在镇州有些买卖,他那侄女从小被人伢子拐走了,这不才找了回来。
董老爷将谢家的事仔细禀告给宋旻,尤其是谢良辰的身世。
说完这些,董老爷接着道:我找谢绍山问了,他们不认识宋家大爷,也不知道侄女哪里来的方子。
宋旻看着董老爷:他们说的是实话?
董老爷不敢乱说:前些日子谢绍山还求我,想要为二爷和三爷办事,许管事被抓的时候,谢绍山与我就在酒楼中等许管事。
也是那天谢绍山的侄女离开了谢家,跟着外祖母去了陈家村。
宋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这事听起来更像是巧合,谢氏献方刚好帮了宋羡一把。
董老爷轻声道:我提点了谢绍山,让他去陈家村打听消息。
宋旻抬起眼睛:事情办好了,自然有你的好处。
董老爷起身急忙道谢:能为三爷办事,是我们的福气。
宋旻不再说话,董老爷躬身慢慢地退出了茶楼。
茶楼里没有了旁人,宋旻拿起茶碗凑在嘴边尝了尝,茶水没有他想的那么难喝,真的像董江说的那样,那谢氏不难对付。
只要让李佑知晓,根本没有什么献方都是宋羡事先安排好,用来哄骗上官的,那么一切就会峰回路转。
宋旻没有将谢氏和陈家村那些人放在眼里,就算谢氏是真的凑巧去献方,推波助澜的也是宋羡,没有宋羡,那些村民什么都做不了。
谢氏一个农女而已,让董江去办绰绰有余,而他会在这里盯着宋羡,最好能在宋羡吩咐陈家村人办事时抓个正着。
……
陈家村。
陈老太太听着外孙女在耳边絮絮叨叨。
以后鸡蛋不能拿出去卖了。
家里要屯些好东西。
你看这次宋将军来了,走的时候是不是找不出什么好东西送人家?
谢良辰决定好好借用一下宋羡这面大旗,改一改外祖母的习惯。
陈老太太想反驳外孙女,又觉得外孙女的话有些道理。
陈老太太终于忍不住道:那是宋将军,会稀罕我们送鸡蛋?
怎么不稀罕?那是心意,谢良辰道,鸡蛋每天能收四个,我们吃三个,留一个,等到宋将军下次来的时候,煮几个给宋将军带着。
陈老太太仔细算了算,外孙女这账不对,留鸡蛋是为了答谢宋将军,可是四个鸡蛋,却有三个进了他们的肚子,怎么看宋将军都是个配搭。
谢良辰手里麻利地干活,偶尔与外祖母说说话,看到外祖母那一脸不情愿的表情,偷偷地发笑。
外祖母若是舍不得,咱们就将鸡蛋都吃了。
陈老太太急忙道:舍得舍得。外孙女的肚子就是无底洞,多少鸡蛋都填不满。
院子里的药材越来越多,谢良辰看向陈咏胜:二舅舅,该往城里送了,跑个三四趟,天也要黑了。
陈咏胜颔首,吩咐人背着药材去纸坊。
谢良辰看向陈子庚:阿弟跟着去要将药材数目记清楚,如果还有别家送药给纸坊,要与他们的分开来,总之纸坊的管事都看清楚之后,财货两清。
陈子庚颔首。
等到陈咏胜的人出了村子,谢良辰才坐下来歇一歇,正准备喊陈老太太来喝水,抬起头就看到谢二老爷向这边走来。
第三十一章 卖了再打
谢良辰向谢二老爷身边一扫,谢二老爷还带来了两个管事。
那两个管事是谢二老爷十分倚重的人,眼下管事眼睛正在悄悄地打量着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