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九章 酒楼遭辱(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就在李邺和独孤明午间小酌的同时,在崇仁坊的一家酒楼内,温景年也在和一名老友重逢,现任太府寺主簿的杨炎,他们少年时不仅是同窗好友,后来又是同科进士,再后来一个去了汉中,一个去了河东。

但杨炎在河东只做了一年幕僚官,父亲去世,他丁忧回家守孝去了,在家一呆就是四年,去年才再次出仕。

两人坐在二楼窗前,杨炎给温景年倒了一杯酒,笑问道:这次在长安呆多久?

温景年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但最长不会超过一个月。

我年初去了一趟汉中,想去看看你,却得知你辞官去当幕僚了,着实让我惊讶!

杨炎不解问道:好好的地方职官不做,怎么想去做幕僚官了?

一般文士去做幕僚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地方职官,但温景年却和别的官员反道而行,眼看要提拔为县令了,却辞官去做幕僚。

温景年喝了口酒微微笑道:当然是为了更好的前途。

你觉得跟随岐王有前途?

为什么没有呢?温景年反问道。

现在岐王是很火,但朝廷中很多人都感觉他会为成为安禄山第二,万一他.,兄长可是河东温家子弟啊!

温景年笑了笑道:现在永王也割据了巴蜀,为什么没有人担心他成为安禄山第二呢?不仅如此,天子还准备封他为皇太弟。

那是因为太上皇的缘故,有太上皇的旨意,永王封皇太弟也合理合法。

但岐王殿下经营陇右河西也是和朝廷达成了协议,天子和政事堂都加印认可,完全合理合法,为什么朝廷官员会认为是割据?

杨炎一时语塞,温景年又摇摇头道:天子和朝廷之所以肯认可,是因为陇右、河西被吐蕃占领了,需要去战胜吐蕃,从吐蕃手中把土地一寸寸夺回来,朝廷办不到,我们去了,和吐蕃一场场血战,阵亡了多少将士,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朝廷又开始眼红了,说我们是割据。

杨炎反驳道:但岐王殿下毕竟是臣子,为大唐夺回失地,是他应尽的职责,他应该把土地交还给朝廷,就好像伱看见有强盗抢掠民财,你把强盗打跑了,自己却把民财霸占了一样,道义有亏啊!

温景年微微笑道:但你想过没有,如果不是岐王殿下,换成郭子仪或者李光弼,天子会和他签署这个协议吗?政事堂会承认这个协议吗?

杨炎不解道:那你说什么缘故?

这里面涉及到皇权之争,因为岐王也是李氏宗室,他也能继承大统,太上皇曾经找过岐王,如果岐王愿意支持他复位,他答应封岐王为太子,天子知道这件事,他担心岐王被太上皇拉过去,才答应把陇右河西交给岐王。

杨炎惊愕,还有这种事情?

温景年点点头,所以很多事情不是官员们想的那样简单,高层的皇权斗争一直在进行,只是有的事情不说出来,大家没意识到罢了,其实我稍加点醒,你就明白了。

杨炎有兴趣,连忙笑道:兄长再说说看?

温景年笑了笑道:你想想永王是怎么进巴蜀的?没有岐王殿下同意,他的军队能穿过荆襄?还有永王的船队从哪里来?

杨炎这才有点如梦方醒的感觉,温景年淡淡道:这些普通官员看不到,宰相和天子却明白,一旦岐王被太上皇拉过去,巴蜀荆襄和江南西道将连为一片,整个长江以南都是太上皇的地盘了,孰重孰轻,天子和政事堂非常清楚。

杨炎非常精明,他一点被讲透,后面之事就豁然贯通了。

所以现在岐王还是太上皇和天子在争取,局面其实并没有改变。

温景年微微一笑,确实如此!

停一下,温景年又低声道:当今天子得位不正,又宠信阉党,我相信将来一定会有大变。

杨炎终于明白了,兄长是在押注岐王登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