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头凤: 第778页陆临敛容,正色道:打仗的事,我从不会着急冒进。殿下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平乱,不过,以我看来,这一仗并不好打。得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李景眉头一动,和陆临对视:岳父何出此言?
燕楚之地,民风彪悍。陆临淡淡道:当年我们打了胜仗,打下了燕楚两国,其实也留下了不少后患。
燕楚余孽,加起来两万多人,不足为惧。可惧的是,燕楚两地的百姓人心浮动。一旦乱军成了气候,想彻底平定不是易事。
李景神色愈发凝重起来。
他有一个好处,颇能听得进别人的话。陆临这么一说,他陡然察觉到自己将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
照岳父这么说,领三万人前去只怕不够。要不然,让二哥也一同领兵前去。
好在江南那边还有五万荥阳军。
陆临目光一闪,低声道:荥阳军倾巢出动,京城一旦生乱,只凭梁二郎,根本弹压不住。
陆非领兵回军营,守着京城才是上策。
我兵力不足,可以从濮阳侯那儿借兵。
借兵?
李景先是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这倒是个好办法。
赵家军战力虽不及荥阳军,也不是拿不出手。荥阳军在前冲锋,赵家军作辅助支应,也足够了。简而言之,将多兵多好打仗嘛!
而且,将赵家军带走一部分,也是无形地削弱了濮阳侯的兵力。如此一来,濮阳侯可不就得更忠心了?
李景越想越觉得这是妙计,眼中蹿出兴奋的光芒:岳父打算借多少兵?
陆临思虑片刻说道:借的多了,濮阳侯肯定不乐意。就借两万吧!
赵家军一共六万,借走两万,就剩四万士兵。过些时日,陆非领着五万荥阳军回军营,足以震得住濮阳侯了。
李景不假思索地点头:好,我这就让人请濮阳侯来,和他商议借兵的事。
……
濮阳侯进灵堂没到一炷香时间,又被请回了偏殿。
濮阳侯心里疑惑,面上却未流露,殷勤地拱手行礼:殿下召臣前来,不知是为了何事?莫非是改了主意,打算派他领兵去燕楚?
濮阳侯心里正琢磨着,就见太子殿下温和地说道:我请濮阳侯前来,是向濮阳侯借兵。
借兵?
怎么听着就不像是好事?
濮阳侯心里打了个激灵,目光迅速在李景和陆临的脸上转了个来回:殿下此言,臣听着有些糊涂。什么叫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