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道:回头我去河里抓鱼给你吃,鱼肉补脑。
赵二郎也喜欢吃鱼,我也要。
赵含章:你自己抓去。
赵二郎埋头苦吃,赵含章就看着他叹气,二郎,你下个月再回家吃饭,知道吗?
赵二郎不甘愿的道:军中好久才有一次肉吃,将士们肚子里没有油水,都提不起力气。
赵含章哼了一声道:不是有豆腐吗,还有豆油,我这边的人也没肉吃的。
豆腐也少,更不要说豆油了,那么大一锅菜,伙夫就舍得放一点点油,说是军需给的豆油极少。
赵含章就道:这也怪不得军需,这么多人呢,还有马,都要吃豆子,现在市面上的豆油也很贵的。
自他们做出豆油之后,它只经过了一段非常短暂的低迷期,然后就飞速的被人认可,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奢侈的食品调料了。
因为,豆油不好捶榨,有的油坊做的不好,出油率还不高,而百姓们通过吃油发现头发变得更加的粗壮黑亮,连肌肤都亮了一些,力气还会变大,整个人都比之前有劲儿,还容易饱肚。
于是贵族们开始大量吃油,百姓们更不用说了,于是油价上涨,连带黄豆的价格都上涨了不少。
士兵们屯田种的粮食里,大豆是最多的,但就是这样也不够军队消耗,除了榨油,大豆还会制作成豆粉,做成豆饼成为士兵们的干粮。
曾经赵含章在战场啃的掉渣的干粮,就是六成豆粉,三成麦粉,一成麦麸制作成的。
硬得能让你直脖子才能咽下去。
除了人,他们的战马也需要大豆,不然它们哪儿有力气上战场?
榨油剩下来的豆渣会拿去喂马和喂猪。
想到猪,赵含章口水快速分泌,他们养的猪,出肉率还是太低了,明明都阉了,怎么还要养七八个月才能出栏?
猪苗不好吧,得调。
在西平吃过阉猪肉的赵二郎立即把到嘴边的话咽下去,好奇的问,怎么调?
他对于一切有关于肉的活动都感兴趣。
赵含章道:就这样那样,那样这样,配出各种各样的混血猪,然后养着,看哪种猪最爱长肉。
但这也没有三五年调不出来,算了,交代底下的人去做吧,我还是去给你抓鱼吧。
傅庭涵笑道:水磨坊要是能建起来,到时候我再加建一个榨油坊,也用水力工作,大豆刚好收获,可以试一下它的效率。
赵含章眼睛亮晶晶的,好啊,除了榨油,我看豆腐也可以在里面做,现在军中缺肉,补充蛋白质基本靠的黄豆,做豆腐的人很辛苦。
傅庭涵表示没问题。
赵二郎在一旁插不上话,就要把话题拉回来,阿姐,我们军中养的猪才那么大,不知何时才能吃,你们军中的多大了?
唉~赵含章一声叹息回答了赵二郎。
傅庭涵看着好像,道:作坊那边养的猪倒是有九十多斤了,再过两个月应该就可以杀了。
赵含章:太瘦,还是再养养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