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赵含章立即跟着起身,我与伯父同回,我去拜见五叔祖。扭头却和傅庭涵低声道:我母亲也来了,现去接她回来。
傅庭涵一听也跟着起身,那我和你们一起去吧。
赵含章就吩咐听荷,派人去军营里把二郎叫回来。
听荷躬身而去。
赵铭沉默了一下后幽幽道:你倒宽心,让你母亲一人回坞堡。
因为所谓高僧的论断,王氏在坞堡里不太受欢迎,尤其是长辈们。
他们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坞堡女眷,所以每次王氏回乡都抑郁。
赵含章就催促,那我们快点儿去拜见五叔祖吧。
潜台词就是快点儿去接人。
赵铭撇撇嘴,起身和赵含章出去。
西平县城就那么大,军营距离县衙并不是很远,赵二郎很快一身汗的跑来,身后还跟着九个壮小伙子。
赵铭上下打量他,总觉得他又变黑了,他不太确定,扭头问赵含章:他是不是又长高了些,还黑了?
赵含章对赵二郎很满意,夸道:是长高了,他现在才十二岁,多吃点儿,以后走出去谁都要夸一句玉树临风。
赵铭无言,她怕是对玉树临风有什么误解。
赵铭叮嘱赵二郎,少晒些太阳,太黑了。
赵含章持不同意见,又不是故意在烈日底下暴晒,只是正常的训练,现在他还小,黑一些就黑一些,以后捂上一段时间就白了,现在要紧的是学本事。
翻过年就十三,差不多可以定亲了,这还小吗?赵铭道:这么黑,谁能选他为婿?
本来就有痴傻的名声,再不好看点儿,哪家愿意选他?
赵铭越看越伤眼,移开目光,以后过了午时就别让他出门了,先养一养,请人教他一些礼仪,
他顿了顿后问:你那里有先生吗?要是没有就送回坞堡,让他跟着族中子弟一起学习,族谱和家训背齐了吗?虽说他没有机会觐见,但礼见上峰,长辈,还有族中祭拜的礼节都要学。
他道:冬至将至,到时候饮宴多,我带他出去走走,若有合适的女郎就要定下了。
赵含章呆住了,赵二郎才十二岁吧,这就要定亲了?
她想起来,忙道:伯父,我们在守孝,不能出门饮宴和定亲的。
赵铭瞥了她一眼道:不出门,自也有别人上门来拜访,到时候他在一旁服侍不需要礼节吗?这两年是不能定亲,但先看看,选好了人,等你们一出孝就可以定下。
各家好的女郎都是及笄前便会定出去,你等他出孝再说亲,还能说到什么好亲事?赵铭意有所指的道:他本就先天不足,再不抓紧些,以后怎么传续后代?
赵含章和傅庭涵听得目瞪口呆,一起扭头看去一脸懵懂的赵二郎。
这孩子现在虽然长得人高马大的,但他是真的只有十二岁啊,加上心智上的影响,他现在从里到外都是小学生标配。
这时候就要操心定亲……
赵含章咽了咽口水,问他,二郎,你想娶媳妇吗?
赵二郎想也不想就点头,想啊。
赵含章惊呆了,你想啊?
赵二郎点头,我想啊。
傅庭涵就好笑的问,你知道娶媳妇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