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一愣,显然没想过赵含章会放弃如此大好的机会,但……现在有什么灾厄?
众人心头一惊,然后一悚,不会真有灾厄吧?
一直沉默的汲渊终于开口,不知是何灾厄?
赵含章就看向郭璞。
郭璞沉吟,内心拉扯了一下,还是依照赵含章的吩咐,今春多雨,黄河沿岸恐有洪灾。
汲渊:黄河疏通才结束,各地民工和士兵已陆续返乡,傅尚书不日也将归京,洪灾当可控。
郭璞摇头,只是减少灾祸而已,诸位还是早做应灾准备吧。
郭璞这样说,所有人都惴惴不安起来。
对于他的本事,在经日蚀一事后已无人质疑,所以这场洪灾是有多大啊。
去年秋收才结束赵含章就不顾反对征调大量民役和士兵疏通黄河,当时是不是就算出了这场日蚀和之后的洪灾?
众人正在心里复盘时,逃过一劫的琅琊王小心翼翼地擦去额头上的汗,赵含章道:春耕在即,麦不经洪涝,故今年应当劝说靠近黄河两岸的百姓多种植耐涝的高粱、粟等,并同时注意疏通沟渠河道,修缮房屋,以免天灾变人祸,此事需要一个总理之人,谁愿往?
一直沉默的明预道:臣愿往。
祖逖也道:臣亦愿往。
陆续有朝臣站出来请愿。
赵含章思考片刻便点了明预的名,此事便由明中书总领,祖逖、赵申、荀藩,你们三人协理明预,务必稳住局势,不得使民再次流离。
四人躬身应下。
赵含章这才扭头看向皇帝,陛下可还有其他的吩咐?
小皇帝回神,连忙道:没,没有了。
那臣奉陛下回殿吧。
小皇帝点头,悄悄松了一口气,扶住赵含章的手起身离开。
文武百官默默地跟在后面。
看着并肩而行的小皇帝和赵含章,众臣心中忍不住猜,赵含章到底有没有代替之心啊。
若有,今日多好的机会啊,有此天象,四周皆是赵家军,她到底为什么不一呼百应?
即便会有反对的声音,以她的能力完全可以镇压,她到底为什么不趁势而为呢?
待离开皇宫,汲渊也这样问她,大将军今日若下定决心,臣等一定跟从,您一直将祖逖留在京中,为的不就是此事吗?
赵含章:先生也说我可以一呼百应,我既有如此名望和能力,为何要急这一时半刻呢?
朝廷更迭总免不了死人,而此时更迭,不仅这宫内会死人,宫外黄河两岸的百姓会死更多,赵含章道:我疏通黄河就是为了救他们的命,现在再把刀横在他们的脖子上,何苦来哉?
我不介意多等一段时间,也请先生再耐心等一等,她轻声道: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请先生暂时将目光从皇宫里挪开,且看一看宫外的人。民才是国之根本,那可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