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慰问
赵含章:那你让她们好好的读书,还可以学一些纺织医工类的才艺,有一门才艺在手,将来再怎样也不会饿肚子。
冯姐连连点头应下,问道:女郎是更缺纺工、织工还是医工?
都缺,赵含章道:还缺厉害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各种匠家。
她指着不远处放着的挖车道:可别小看了工匠,工匠曾属于墨家,墨家工艺天下无人能敌,一件好的工具,可省人力过十。
冯姐瞪大了眼睛,也就是说一件器物就等当过十人?
赵含章点头。
围观的人群嗡嗡说起话来,尚书做出来的东西都达不到此效……
一旁的傅庭涵道:我和厉害的墨家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见过这个营地的民工,赵含章便和傅庭涵去其他营地探访慰问。
傅畅几人这才能挤到赵含章身边来。
赵含章问傅畅,我听庭涵说,你们负责的那一段河床增高了不少,须得加高堤坝,很不好修建?
傅畅点头:是不好修建,但现在有火药开石,又有大量的石灰,不论是花费,还是修建速度都要快很多。
赵含章问:之前有人提议用水泥修筑河堤,为什么没有用?
傅畅看了一眼傅庭涵:这……
傅庭涵解释道:水泥粉碎需要很大的力,此时赶工程再建造一个合适的水力打磨坊造价高,又费时间。
我问过历年在此筑堤的工匠,他们都是用当地的黄泥土混合稻草矿石修筑,外面再涂抹一层灰土层,那层灰土是一种灰黏土,也是从当地取的材料,加上石灰和糯米汁,以及当地一种藤树汁搅拌,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我计算过,你要赶在二月前完成,又压缩了花费,这是最好的方法。
赵含章要不是把工期压得这么短,哪怕是钱给少一点,他也能做得更好。
但她说三月就有可能暴雨,那他们就得提前一个月修好堤坝,这是性价比和效率最高的方案了。
赵含章点头,扭头去看此时安静又祥和的黄河,这么好的水,我将来一定要把它用起来。
傅畅感叹道:是啊,黄河害人,但也活人无数,若能治理好黄河,使物尽其用,灌溉起两岸田地,不知能造就多少良田,养活多少人。
傅庭涵却知道赵含章说的不仅是灌溉,水力的应用那可就太广泛了,前提是,他们的技术能到位。
其需要用到的技术之繁,只靠傅庭涵一人显然是不可以的,所以,他们不仅需要从小培养技术人才,也得吸纳现有的。
就不知道还能在世间找到几个墨家子弟。
傅庭涵看了赵含章一眼,牵过自己的马道:走吧,二营已经在等着了。
赵含章就上马,带一百骑兵和傅庭涵等人一起去探访各营。
上至官员将军,下至民工士兵,皆欢欣鼓舞。
大部分营地建造在南岸,但北岸也有三个营地,因为那一段黄河最险恶,北岸和南岸一样比河床要低一些,每每泛滥,不仅南岸受损严重,北岸亦是。
这些年晋廷没有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全看两岸的县令和郡守良心,良心大一点的就组织民役修补一下堤坝,清理一下泥沙;良心小一点的,被局势所累,就听之任之。
所以河床比从前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