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举荐人选
一个是名士夏侯晏,一个是他的副手班宰,一个是他儿子傅宣,最后一个则是赵永
赵含章看到赵二郎的名字时略微顿了顿。
她将公文合起来转手交给汲渊,两位先生怎么看?
汲渊道:傅刺史玲珑心。
举荐了一个素来对朝廷不满却又忠诚的名士夏侯晏;一个能继续他的政治理念,却又能力不足的班宰;一个虽无心理政,却能力不错,又会受长公主影响的傅宣;而提名赵二郎,是他给赵含章留下的后路,却直指谢时。
赵含章点了点桌子道:我一直想让二郎到关中四关去。
汲渊和明预一听,瞬时挺直了脊背,明预道:大将军所虑不差,雍州四关,须得极忠诚之人才能守,只是小将军他……
赵含章笑问:明先生不信二郎的能力吗?
明预和汲渊都没说话。
赵含章道:他的长处可不止在一身武艺,他心性单纯,或许是因此,在一些事上他极有韧性,大纯者大能,就像北宫将军一样,只要把他们放在对的位置上,足够信任他们,他们就能发挥出比别人更强大的力量来。
汲渊提醒她,可刺史一职更重要的是治民,雍州虽特殊些,但再特殊也不该军事凌驾于民政之上,这对百姓很不好。
明预也点头,雍州可军政并重,军事不能凌驾于政事上。
赵含章道:二郎身边有谢时。
汲渊微微蹙眉,女郎将谢时和小将军绑得太紧了,谢时这些年历练不少,已可独当一面。
赵含章微微颔首,所以,终有一日,我会让他脱离二郎来做雍州刺史。
那赵二郎在雍州干什么?
汲渊还没回过味来,明预已悚然一惊,问道:大将军要军政分开?
两位先生不觉得刺史之权过重吗?既握民权,又掌兵权,天下只分了二十一州,也就是说,一旦二十一个人中有一人起叛乱之心,挥手便可动用一州的财富、兵力和民力。赵含章道:故军权和政权应该分开,刺史只有治民之权,而天下兵马应该听从于中央。
汲渊和明预忍不住看向彼此,最后肃然行礼道:将军所虑甚是。
赵含章道:就从雍州开始吧,二郎来做这颗探路的石子。
汲渊和明预应下。
赵含章先召见了谢时,今日休沐,汲渊和明预是都闲不下来的人,所以能在宫里找到他们,但谢时却是亲兵们翻了三个酒肆才把人找到。
此时谢时已半醉,想要回家先换身衣裳,但亲兵们直接抬着他走。
谢时抓着马车道:太失礼了,太失礼了,身上都是酒味,且等我回去换身衣裳散散味道。
亲兵们把他塞进车中道:大将军已在大将军府等着,你怎敢让大将军久等?
谢时扒拉着车门探出头来道:你们直接说小将军惹了什么祸吧?
他现在主职是洛阳县县令吧,犯了错也该去找司州刺史,他的上官,找我这个副将做什么?
亲兵们没理他,直接一甩马鞭就走。
谢时问了一路也没能探出赵二郎到底犯了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