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525章 三不态度(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按说,叫他王局委才更为妥当,只是厉元朗王书记叫顺嘴了,一时难以改过来。

好在大家有亲属关系,谁也不会计较。

元朗,最近怎么样?这是王铭宏主动问及。

挺好,谢谢您的关心。

轮到王占宏,则用另一种口吻说话,若州对你是考验,一验,一定要经受得住考验。

我记下了。

王家兄弟到来,并没安排在会客厅,而是陆临松的书房里。

陆续见了这些人,陆临松感觉疲倦,索性躺在躺椅上,和王铭宏、王占宏说话。

这二位出现,王主任知趣,压根没陪着。

房间里只有厉元朗相陪。

临松同志,你的身体恢复不错,红光满面。

陆临松晃了晃头,不行啦,快八十的人,精力大不如前。刚才见了几个老同志,全身乏累,只能半躺着和你们说话。

铭宏,听说你打算回东河养老?那边气温偏低,要注意保暖。

王铭宏笑说:我在东河工作了十几年,有很深的感情。兆俊书记和我商量多次,希望我到东河颐养天年。

别人都喜欢海边城市,可我却习惯北方气候,四季分明,尤其夏季,非常凉爽,不像南方潮湿闷热,让人透不过气来。

王占宏接过话题说:我早就劝过大哥,去海州省或者元朗所在的泯中也不错,可大哥就是不听,说他就喜欢看雪,也不嫌冷。

哈哈。王铭宏笑了笑,别看冷,可屋里有暖气,不比南方差。并问厉元朗,你是土生土长的东河省人,你说一说,我讲的对不对?

厉元朗谦卑回答,您和王书记说得全对,主要在于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东河有东河的好,南方有南方的优势。

我调到若州有些时日了,对气候没什么感觉,就是吃不惯当地口味,特别是喝汤。

陆临松微微点头,北方人喜好吃肉吃盐,在于寒冷气候决定,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补充,才能御寒。

而泯中省天气湿热,易出汗,消耗大,为了滋补养胃和消化,喝汤最适合。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聊完这个话题,王占宏逐渐收起笑容,心事重重地说:临松同志,我听说张家子女达成一致意见,对您……

欲言又止,看样子难以启齿。

占宏,有什么话直说,这里又没外人。陆临松缓缓坐起来,端着茶杯抿了一口。

王铭宏见弟弟犹豫,索性直截了当,张家那几个孩子,打算在后天丧礼上,对你采取三不政策。

哪三不?陆临松蹙了蹙浓眉。

不握手、不说话,不看你。王铭宏说完,观察陆临松的反应。

谁知,陆临松表情平静,放下茶杯的同时,慢条斯理说:没什么,我是去见寒启同志最后一面,又不是专程看他们?

听到王占宏透露出来的消息,厉元朗终于明白尚天河为什么那样嘱咐了。

于是,便将尚天河的那番话,原原本本告诉在场的三人。

王铭宏和王占宏相互对视一眼,王占宏忿忿不平道:张家的儿女可真行,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生怕他们父亲不在,找他们的后账。

把所有怨气撒在临松同志您身上,转移视线,博取同情。他们家那点事,谁不知道?民间都传得沸沸扬扬,想要依靠奚落您、轻视您,送上一份见面礼,保他们家平安,真是小人之心。

占宏。王铭宏立刻叫停弟弟继续发牢骚,话不要乱说,都是没影的事儿。劲峰同志主张团结和谐,破坏感情的话要装在肚子里。

这里没外人,我也就在自家人面前说说而已。王占宏连忙解释。

二叔的话有道理。既然提到亲属关系,厉元朗干脆按照妹妹叫法,称呼王占宏为二叔。

以此拉近关系,体现出这场谈话,纯粹是亲属间的闲聊。

这样,谁都会变得轻松起来。

张至宝伏法,是他作恶多端、咎由自取。乌玛县的司马文瀚,仗着有他撑腰,擅自贪占森林构建自己的豪华别墅,被我一举查获。

张家人对我恨之入骨,就把怨气转嫁到爸爸身上,要把矛盾公开化。

嗯。王占宏频频点头,元朗说的只是其中之一,那次老同志座谈会上,寒启同志当面质问临松同志,就是发泄不满。

王铭宏没有说话,看了看陆临松。

此刻的陆临松,神色严峻,目视窗外景色,深有感触的咏送起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