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的人都屈膝行礼,恭声应是。
沈穆清看着不由汗颜。
自己要学的地方多着呢……
进入腊月,萧家热闹起来。
嫁凝碧,回门,请姑爷,银良和明霞小定,京都、临城还有清源、福建的落梅都断断续续送了年礼节,沈穆清又安排给郑夫人、房夫人等人的年礼节……忙得团团转,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腊月二十三。祭了灶王爷,就过小年。沈穆清让萧飒把郭先生接到家里来:……反正是一个人。
郭先生听了喜滋滋地来了,不时拿眼睛瞅月桂。
沈穆清看了直皱眉,想走个机会点拨这郭先生,李妈妈却先来了:听说郑先生父母双亡,一个人……虽然年纪大了些,可年纪大的会疼人,您看和我们家月桂相不相配。
我原也有这意思。沈穆清叹了一口气,只是郭先生不愿意入赘。我们还是在萧家的小厮里找一个吧!
李妈妈听了不免失望。
过了初四,大太太提议去锦州过元宵节:……花灯又多又好,我们悦影也有个玩的地方。
悦影现在可以满地跑了,却还只会模模糊糊地喊爹、娘。
听到大太太说她,她立刻跑到大太太身边,笑着摇大太太的衣袖。
你看,我们悦影也想去。大太太见悦影亲近她,高兴地抱起孙女亲了一口。
我去跟郑大人说一声,陪你们一起去。萧飒笑道,难得今年清清静静的。
不知道元蒙人是不是去年被打怕了,今年虽然冬天冷,雪大,却连影子也没有见到。
两人成亲这么长时间,还从来没有一起过过元宵节。
沈穆清也有些心动:如果郑大人准了,我们全家都去锦州看灯会吧!
郑大人听说萧飒要去锦州看灯会,不仅准了,还派了几个小兵护送他们去锦州。
这大年节的,怎么能让人空跑。
大太太又拿了银子出来打赏那几个小兵,留了李妈妈月桂等人在家里看家,其他人浩浩荡荡地启程去了锦州。
郑三奶奶得了信,一早在城门口等,等到了郑家,萧飒和沈穆清领着悦影给郑家的几位长辈拜年,悦影得了好几个大大的封红。晚上,郑三爷又安排了丰盛的酒席款待他们。
大家的情绪都有些激动——这也算得上出来旅游了。
谁知道萧飒刚坐下,就有岩州卫的人找来:……萧爷,不好了,元蒙攻了天全县。
萧飒立刻站了起来:我跟你去看看!
等等!沈穆清喊住丈夫,但看见他眼底的毅然,又觉得自己在拖他的后腿,话到嘴边又变了,你披件毛氅再走也不迟。说着,又吩嘱明霞给萧飒准备些干粮。
萧飒拉了沈穆清的手:穆清,明年我一定陪你去逛灯会。声音里满是歉意。
知道了!沈穆清声音轻快,全是包容,你要注意安全。
萧飒点头,任妻子给他披了毛氅,亲了亲悦影,转身大步离开。
没有了萧飒在身边,再好的灯会也会黯然失色。
沈穆清兴致大减,结果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开始大吐特吐起来。
大太太闻讯而来:请了罗大夫没有?
沈穆清红着脸摆了摆手:过几天再请他看看也不迟。
大太太先是一怔,随后喜上眉梢:是不是有了?
还不能确定……今天早上才有点反应。
一定是了!大太太喜不自禁,我要去庙里给菩萨烧柱香才是。说着,又叹道,飒儿要是晚走一天该多好。
沈穆清安慰大太太:他回来了知道这消息也会高兴的!
等他回来,大太太对萧飒去天全县颇有微词,只怕孩子都能喊爹了!
哪能。沈穆清掩嘴而笑,他不过去看看。很快就会回来的。
这话还真让她给说中了。
过了元宵节,大太太一边派人去天全县给萧飒送信,一边留了沈穆清在锦州安胎:……过了头三个月再走也不迟。
这胎怀得奇怪,除了头两天晨吐外,接下来就什么反应也没有了。如果不是罗大夫诊了脉,沈穆清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猜错了,她自然同意大太太留在郑家安胎的决定。
可没几天,萧飒就回来了。
沈穆清大吃一惊:出了什么事?
——————该段由无指筒袜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二百五十二章新年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