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断断续续
三奶奶怎么会来?沈穆清颇有些吃惊,忙起身去迎,三奶奶一个人来的吗?三爷来了没有?
明霞忙上前扶了她:您慢点……三奶奶和三爷一起来的,还大包小包带了一车东西来了——正在堂屋和爷说话呢。
沈穆清去了堂屋,穿着鹦哥绿潞缎袍的郑家三爷正在哈哈大笑:……家里还有一摊子事,我就先回去了,让她在这里住几天,有什么事,也有个照应——她毕竟是个过来人。
是啊!一旁穿着大红色十样锦花褙子的三奶奶也笑道:要不是米铺的掌柜传话过去,我们也不知道。你们年轻夫妻在这里过日子,家里有个大人,令尊令堂也放心些。
多谢三爷、三奶奶!萧飒笑着向郑三爷、郑三奶奶行礼,有劳两位了!
看来是知道她怀孕的事了。所以年没过完郑氏夫妻就赶了过来。
沈穆清笑着进了堂屋:三爷、三奶奶!
屋里的人回头,看见她都笑了起来。
哎呀,我的祖宗,三奶奶忙迎上去扶了她,你怎么来了?快,快坐下。说着,扶了她在就近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可有什么想吃的……我带了酸梅、酱黄瓜,还想办法从京都弄了些刺黄瓜来……你想吃什么,三奶奶上天下海都帮你弄来。
正是。郑三爷眼底眉梢都是笑,想吃什么、喝什么,只管开口。不是三爷我吹牛皮,要是我们郑家都弄不到,这天下也没几家能弄到。
沈穆清坐了下来,笑着向郑氏夫妻道了谢:也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三奶奶带的酸梅和酱笋正正好。
那就好,那就好!三奶奶喜笑颜开,我那个时候,也爱吃这些。
大家都笑了。
萧飒就吩咐沈穆清:让丫鬟们准备酒菜,今天我要和三爷好好地喝两盅。
沈穆清笑着应了,三奶奶却嗔道:这种事怎么还要奶奶来做。喊你的小厮去。说着,眼底露出几分紧张来,郑三爷也脸色微变,好像担心萧飒翻脸似的。
萧飒不以为意,哈哈笑起来,果真叫了金良:去,跟厨房的妈妈说一声。
金良应声去了,郑氏夫妻就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三奶奶拉了沈穆清:我们回屋去……我还给你带了上等的血燕和鲍鱼、鱼翅……都是补身体的好东西。
沈穆清就笑着携了三奶奶的手去了内院。
路上,三奶奶不无感慨的道:以前七少爷可不是这样的……但凡有一点点不如意,脸一沉,心里一不高兴,想起来了,就要和你算算账的,心情好,就算了。常常让你摸不清头脑。我这也是托了你的福气,才敢和他这样说话。
自家亲戚,何必这样计较……这个家伙,脾气真坏。说来说去,还是小时候缺少关心的缘故。现在结了婚,自己又时时让着他,他心情渐趋平和,别人说什么也不是太在乎了……以后有了孩子,应该会更宽容大度吧!
沈穆清想着,不由嘴角微翘。
郑三奶奶见她没有做声,只是微微地笑,以为她是不好意思说这些,遂转移了话题:你这段时间可不要乱,在家里养着……我在这里陪你。等你方便了,正好是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出去踏青,还可以到天全县去玩玩——天全县北面有座杜鹃山,一到春季,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很有些看头。
沈穆清笑着谢了,两人进了正屋坐下。
郑三奶奶就叫了两个妈妈来给她请安。
一个四十来岁,一个六十来岁。虽然穿着绫罗绸缎,但脸上有种历经沧桑的精明。
郑三奶奶就指着两人道:这位夫家姓殷,这位夫家姓丁,都是我们锦州有名的稳婆,暂时养在这里,你心里也安稳些。
沈穆清倒是没有想到过这问题,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多亏奶奶照应着。
三爷和我不照应你们照应谁?郑三奶奶笑着,又叫了贴身丫鬟黄莺把自己带的药材补品交给明霞,过几天就可以拿出来处了。
沈穆清自然是谢了又谢。
郑三奶奶也是个爽快大方的人,又和沈穆清说了几句你有事就吩咐我的话,然后起身告辞:你也早点歇着,我就不吵你了。
沈穆清要送郑三奶奶,郑三奶奶硬是不让:这可不是客气的时候……早知你这样,我就不这么早来!
她想到房夫人和郑夫人让妈妈来给她请安的时候也说过几个月再来看你,想是怕动了胎……她不再坚持,笑道:那我就不送了。
不送,不送!郑三奶奶见状很满意,你只管吃好、睡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给七爷生个又白又胖的儿子就是。
怎么大家都希望她生儿子……
沈穆清讪讪地笑:还不知道是闺女还是小子……
郑三奶奶掩嘴而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种出来的高粱难道还能长出大豆不成。你只管安心生养——小子有小子的好,闺女也有闺女的好。
沈穆清见三奶奶言辞风趣,不由笑了起来。
郑三奶奶的态度至少代表了郑家诸人的态度……她稍稍安下心来。
郑三爷和萧飒喝了酒,又跟着萧飒去县学看了看,对萧飒的现状很满意。晚上回到家里,两人又喝了几盅,眼看着天色不早了,这才摇头晃脑地各回了各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