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纷纷点头道:如此甚好。令狐愚也道:仲明谨慎,我们都听汝安排。
好!秦亮回应了一声,继续对熊寿道,解除戒严之前,没有我的手令,无论谁带人去武库,拒捕则杀!责任我担。
熊寿道:喏!
秦亮沉声强调道:不管是谁。奸臣尚未清除,可能蛊惑他人。
熊寿正色道:仆明白。
秦亮点了点头,又道:司马家在今年任命的那些武将,全部罢职。除此之外的五营将士,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军营,诸将安排人手看着便可。
罢职后的将领,以及司马家养的那些私兵,暂时羁押到洛阳的空宅中。曹爽心腹有好几家人被诛三族了,必定能找到闲置的府邸。
众将纷纷应喏。秦亮想了想又道:司马门等宫门驻军,暂由我的部下杨威驻扎,比较可靠一些。诸位以为如何?
大伙儿都没有意见。
秦亮左右看了一下,没发现文钦,便对王康道:一会告诉文钦,他原来是城门校尉,先官复原职,封赏要等殿下回宫之后再议。我们从扬州带过来的中外军、庐江兵屯,暂不解除甲胄兵器,分驻到洛阳各门。
众人都点头答应,王康道:遵命。
洛阳有十二道城门,但城内大多兵马平时是没有武器甲胄的,所以城门并不是最重要的地方。除非外镇大军又杀过来了。
秦亮看向王康接着说道:叫各部将领、把死伤将士的名单报上来,你选一些佐吏士卒,负责清查人数名目,不要漏掉了、让将士们寒心。失踪的人算阵亡。
王康道:喏!
秦亮道:整军入城之前,叫诸将到中军议事。我们确定好、进洛阳后的具体布兵位置。
令狐愚投来了欣慰的目光:有仲明主持局面,应该不会有什么疏漏。
秦亮笑道:现在刚打完仗,我们做好一些准备,免得生出混乱。将来仍要殿下、外祖来主持大局。
令狐愚却道:我们别变成第二个司马懿,又他嬢的被别人勤王了。当此乱局,我们几家人,还得有个人出面,辅佐陛下,稳住形势。
不吃毗霜了的令狐愚,脑子好像更清醒了一点。
王金虎也道:表兄说到了实处。
秦亮不置可否。
因为这次勤王是秦亮在掌兵,而且一路大胜,洛阳中外军也亲历了战阵,所以秦亮在军中应该能服众。但士族豪族必定更认王凌,王凌才是大士族。
秦亮地位上升之后,隐约与曹魏皇室攀得上一点亲戚关系了。不过他本质上不是士族,而算将门。世人可不会看你、是不是会写文写诗,或者在太学读过书,主要还是看家世以及起家的途径。秦亮这种人,抄诗写文只得到虚名,起家全靠打仗、尤其是打内战,不是将门是什么?
无论如何,对于王、秦、令狐三家来说,谁主持大局都比司马懿、甚至曹爽要好。至少三家人是同甘共苦、一起冒着灭族危险走过来的亲戚,信任程度和唇亡齿寒的同盟关系、不可同日而语。
秦亮便道:我们先做好眼前的事,长远的事以后再说。此时尚需齐心协力。
他想了想,终于忍不住把话说得更清楚,小声提醒道:不管谁家主政,都不能犯糊涂、让辅政之权被别家夺去了。
几个人的神情一凛,笑容也几乎消失。令狐愚与王金虎都点头道:仲明言之有理。
秦亮见状,觉得自己有点搅兴致,便笑道:不过那些都是长远问题,不急于一时。
王金虎道:半个月滴酒不沾了,进洛阳,先喝个痛快!
哈哈……众将顿时哄然大笑。
……
……
(感谢书友卢氏的玉珠串的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