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好张氏的情绪,她自己默默地擦掉了脸颊上的眼泪,有点拘谨地跪坐到席间。朱夫人也恢复了重逢的喜悦:小瑶她们要是见到殿下,不知道会多高兴!
小虎随即微笑回应:我也挺念想她们。好像是有点言不由衷,然而气氛都到了这里,这么说也没什么。况且小虎并非不喜欢张家的女郎,只是当初逃到西陵之后、自身难保,整天都惶恐不安,哪里顾得上去想两个小女郎?
朱夫人的眼睛依旧亮晶晶的,接着道:听说殿下回到建业了,刚才她们还一直吵闹着、也非得来见面!可晋军刚进城,外面兵荒马乱,妾才没敢带她们出门。
小虎看着她,好言道:晋军在西陵时,军纪挺好,不过当初在西陵、仗还没打完。眼下小心一点,确非坏事。
朱夫人点了点头,用玩笑的口气道:上回大嫙、小瑶要认殿下为义母,后来出了事就没顾得上,待城中安稳一些了,便让她们来拜殿下罢!小虎也一副轻松的口气说道:就怕朱夫人不舍得。朱夫人一脸讨好的笑意:有何舍不得?小瑶更喜欢殿下,可妾还是她们的生母阿。
小虎顾着与朱夫人交谈,目光不忘从朱夫人旁边的张氏脸上扫过。张氏稍微平静下来了,却仍显得有点沉默寡言。
彭城张氏当年可谓相当风光的家族,竟凋零至斯;如今张氏已几乎没有了近亲,有个亲姐姐是前太子妃、也跟着孙和一起自尽了。小虎忽然觉得,张氏真的很让人同情。
小虎又想起了孙和被赐死的时候,朝廷权臣根本没管张妃、便是张氏的亲姐姐,然而张妃却要与前太子一起服毒自尽!小虎有点难以理解,为何有人不怕死,兴许是一时冲動,没有经历过小虎那样的挣扎?
小虎与亲戚朱夫人亲热地谈论了一会,朱夫人要回去了。小虎客气挽留,但朱夫人似乎想赶着与张布等言说、声称过两天再来走动,她便不再多留。
哦!有几条江团,妾等已叫奴仆送去了厨房。朱夫人一边往外走,一边又恍然道。
小虎道:夫人有心了,冬天可不好捉到江团。
朱夫人笑道:确实都在石头缝里躲着,不过肉质细美。这还是张夫人送来的鱼,妾寻思殿下刚回建业,便顺道带几条过来。
张氏轻声道:堂弟赋闲在家,前些天捉来养在水缸里,妾也没什么东西好送,殿下、朱夫人见笑。
小虎问道:张夫人依旧住在子良(张休子)家?张氏道:是。小虎沉吟片刻道:最近世面还不安稳,卿在我这里住几日罢?去拜见王贵妃时,我也不用再去叫卿。
张氏听到这里,立刻点头答应,又与要出门的朱夫人道别。
小虎唤来一个将领,护送朱夫人回府。将领是步家的人、不过步协等人早就降了,现在属于晋军武将。
礼送客人之后,小虎便径直来到厨房,问了侍女一句、接着往一个木盆里看去,果然见里面有四条江团、应该还是活的。她便吩咐侍女道:拿个篮子垫上油布装一下,我一会带去送人。
张氏不禁看了小虎一眼,几条鱼转了几手、她好像也没料到。小虎淡淡地笑道:贵妃不缺金银珠宝,但她会亲自为皇帝下厨。江团就不错,这个季节算是稀罕物。
殿下想得周全,殿下用心相待、妾没齿难忘。张氏忙屈膝道。
两人从厨房出来,走到天井一侧的廊芜中,张氏又心事重重地问道:妾若能见到皇帝陛下,该用何种说辞求情?
小虎慢下脚步,转头上下打量了一番张氏,轻声道:皇帝文治武功横扫天下,岂是别人几句话能说服的?说什么都不重要,卿须主动一些。
片刻后张氏似乎明白过来,脸颊一红:这……这不好罢?接着又颓然小声道,大晋皇帝又不认识妾,妾着实没什么东西可以交换。
小虎微微点了一下头,看来张氏还是明白事理的。不料她刚闪过这样的念头,张氏又蹙眉道:可是这样对不起幼节!
卿不会吃亏的。小虎随口说了一句、顿时目光有点闪烁,赶紧又故作若无其事地轻声道,卿若得皇帝临幸,陆家不仅可能被赦免,对后人的前程更有利、尤其是陆景,多简单的道理。
张氏急忙回顾天井周围的情况,低声道:妾不是那个意思,只怕幼节气恼。
小虎这才恍然:哦!可是幼节已把卿休了,还会管着卿?卿把幼节看得是非不分,不是在诋毁他的品行吗?
张氏愣了一下,似乎觉得有道理。她欲言又止的样子,终于小声道:妾并无此意。
陆将军明辨对错,应该不是那种人。小虎放慢脚步踱了两步,忽然叹了口气:恐怕卿还是心存念想,否则独居守节,有何作用?
张氏幽幽道:妾只是、没有亲近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