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天寒地冻,雪却下不来,林舒月回家后,又冷又懒,哪里都不想去,便窝在家里烤火,做饭,有时候去邻居家看看电视。
成秀芳依然是勤劳的,要照料菜园子和大白猪。
家里养了两头猪,一头猪在几天前卖给了村里一户娶媳妇的人家办酒席用,剩下一头猪,一半用来过年,一半打算去集市上卖掉。
结果还没有到杀年猪,之前那个从煤炭局回家落叶归根的二外公听说成秀芳要卖半边猪,赶紧预订了,还再三交代:秀芳,你杀猪的时候一定要叫我,最好留一些猪血给我,我用来酿血肠。
林舒月从来没有在农村过过热闹的年,这次感觉氛围确实不错。
原主的弟弟林新阳回家过年了,以前只在照片上看过他的照片,高高瘦瘦的模样,现在亲眼看到,又觉得是一个挺灵活的小伙子。
他们两人以前经常通信,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这个年轻小伙子的积极进取,所以没多久就熟悉起来。林新阳在家也闲不住,一合计,干脆决定去卖对联。
卖对联……林舒月哑然。
林新阳点头说:对啊,我打听过了,去年有个表姨卖对联都赚到不少钱,我要是把下学期的生活费赚到,那就轻松多了。
林舒月干脆说:你要是真的想赚钱,顺便进一些《还珠格格》的贴画等东西一起卖。
林新阳立即点头:有道理。
要知道现在脸盆上只要是印了还珠格格相关的图案都卖得格外多一些,林新阳又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某天早上天还没亮,便跟着人去市里进货,傍晚时分带着两麻袋对联回家,次日一早就去了集市上占摊位。
林舒月真是对这个弟弟佩服得不行,感觉他才是能赚大钱发大财的小能手,自己发财是徒有白日梦,实际上行动能力真的不好。
林新月在过年圩最热闹的那几天,去集市里帮林新阳看摊子。
*
过年的集市真的好热闹啊!
林舒月还没有逛过这么热闹的集市,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全是来买年货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气。
几条商行,全是卖衣服、鞋子、对联、日用品的。
林新阳说:果然还珠的贴画好卖,都是一些女生过来买。
那还能有假,信我准没错!
成秀芳有时候来赶集买年货,也会过来看看情况,林舒月之前给她几百块钱,让她过年买些东西,她直说:我卖了猪,还有钱。
卖了猪的钱还要给新阳交学费,又还要留一些明年春天买奶猪,哪里够呢?
林舒月利索地把钱塞到了她手中,后来又被她塞了回来。林舒月没法,只好给大家置办了过年穿的新衣服。
这天,成秀芳过来问他们喜欢吃什么,过年买些回去。
林新阳对吃的不大感兴趣,只说:你随便买吧,想吃什么买什么。
现在的食品制造业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糖果饼干零食水果,还有一些干货之类的,应有尽有。成秀芳每天过来买一点,感觉也非常自在。
一开始,对联不大好卖,一直等到腊月二十七八,买对联的人才多了起来,很多村里的人见林新阳在卖对联,会来照顾一下他的生意。也有的时候,林舒月会遇到自己的学生,或者原主教过的学生和自己打招呼,她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只好一惯地笑,问声:来买年货啊?有的家长见是林老师,还特地留下来聊两句天,顺便再买些对联门联再走。
林新阳笑呵呵地道:没想到你在新学校也很受欢迎。
一般一般,还凑合。
除夕前一天下午,在家中商店里忙翻天,还经常要开车去送货的贺天市终于抽空溜达了过来。
他迤迤而来,洋洋地道:郑绪楠说你在这里卖对联,我还觉得不可能,没有想到你真的在这里卖对联。
林舒月哈哈大笑:为什么不可能啊,贺老板,买对联吗?
贺天市满头黑线:买,对联要三副,还要些小门联。
三副啊?这么多?
店里一副,家里一副,宿舍一副。
哦还有宿舍啊,对啊,我都把宿舍给忘了。
对了,你们家的店门口要贴尺寸大一些的对联吧?招财,气派!
嗯。
刚好,还有几副大对联没卖出去,新阳快拿尺寸最大的对联……
林新阳在旁边一直插不上嘴,现在终于插上了话:姐,你们认识?
哦,这是我们学校的贺天市,贺老师,这是我弟弟林新阳。
……
话说贺天市拿着对联离开时,没多久他又走了过来:大的对联还有多少?
林舒月愣住:七八副。
都拿过来吧。
什么?如果都是自己家里贴,得贴好几年吧。
几个邻居嫌买的对联太小了……我给他们带过去。
林新阳一直笑眯眯的,把对联欢欢喜喜拿给他,还说:贺老师慢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