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转运使捻须,不紧不慢地说:第一种,就是方才说的管仲之法;第二种,将食盐之利与百姓共享之,朝廷全然不管,比如隋和初唐。第三种,民间自由开采食盐,朝廷不管买卖只征税,譬如东汉;第四种,民制、官收、官运、官销,比如唐后期;第五种,沿海地区,采用朝廷专卖;偏远地区,采用军粮换盐引,‘就场专卖’制,宋朝用的就是这个法子。第六种,不管什么地区,朝廷统一制盐卖盐,禁止民间制造买卖食盐。比如三国和汉武帝。我大明本来实施第六种,如今更倾向第五种。
他说完还冲朱柏拱手,抓准时机拍了一下朱柏的马屁:这都多亏了殿下的英明向皇上建议采用‘开中法’
朱柏一点都不惊讶他们知道其中内幕。毕竟他们都是管盐的,又是官场老人了。
都转运使又说:因为盐政不同,所以商人也分作两种。其一是有朝廷颁发正规经营许可,专营食盐的官商,其二从官商手里买盐倒卖赚差价的私商。我大明之前只有官商。皇上颁布‘开中法’之后,才又有了赴边纳粮换盐引的私商。因为这两种商人的存在,所以盐场晒出盐后就通过两种方式从盐场到达百姓手中。盐场的盐,先由盐场运到都转运盐使司,然后都转运盐使司卖给官商或者私商,通过官商私商流转到各地府衙,府衙发给百姓,百姓交盐税。
朱柏暗想:这么听起来,中间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
要么就是这混蛋没说实话。
他略坐了坐,就走了。
他回官牙局跟张玉如此这般一说。
张玉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这可是僭越,死罪。微臣不敢。
朱柏笑了笑:本王叫你干的,你怕什么。再说兵不厌诈,我们也是为了能打胜仗,我父皇也绝不会怪你。
片刻后,一群仆人簇拥着一个身材结实的商人从官牙局的交易厅里出来,直奔扬州城里最大的酒楼。
那商人穿金戴银,好不阔气,一进酒楼立刻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他坐下后叫了一桌子酒菜。
仆人们在旁边的桌子坐下,只留了一个小童在旁边给他倒酒。
这个商人喝了几杯,嘀咕:没意思,一个人喝酒,真没意思。
旁边有个人喝得半醉,笑了:那就一起喝呗。
商人拱手:您要不嫌弃,我们一起喝。
那人摇摇晃晃站起来,在商人身边坐下。
小童忙给那人倒了一杯。
那人一饮而尽,问商人:这位老爷是做什么生意的。
商人说:做布匹生意,听说如今利润最高的是贩卖淮盐。所以我便来扬州看看。
那人:好巧,我便是做盐生意的。
商人问:哦,你是官商还是私商。
那人:自然是私商。官商哪里轮得到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来做。
商人点头:哦,那就是用赴边纳粮换盐引了。
那人大笑:果然是个门外汉。私商都有三种,你说的这个只是其中一种,我们叫他边商。
商人:三种?另外两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