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分卷阅读175,他舍不得老爸呢。
惹得丁厂长大笑不止。
到了食堂丁厂长问她吃什么?
欧荣说:
我早上吃过东西了,不用主食,再喝完粥就行。
这个时期人人都吃不饱,没有说早上吃过饭就吃不下这一说,重体力活加上没有油水的粗粮,工人们无论男女,都恨不得一天到晚嘴巴不要停才好呢。
何止工人,领导都不能免俗,欧荣见到丁厂长的第一面起,就注意到他瘦了不少。
本来他就不胖,当初在火车上第一次见那时候,欧荣还以为丁厂长是教书的。
因为他的气质更像是一名学者,清瘦的身材,带着眼镜,打扮一丝不苟,说话文质彬彬。
如今的他,已然是瘦的脱了像。
再看食堂的粥,一粒米都看不到,食堂阿姨见是厂长亲自带的人,不但不抖手,还拼命在粥盆底下舀了又舀。
就这样,都没打到米上来。
说是粥,实际上就是米汤。
盘子里没有馒头,只有窝窝头,一看就很喇嗓子,这样的窝窝头,旁边有工人想多拿一个,食堂的人都不肯的。
给钱给票都不行。
以前工人们常会在食堂多打一份饭菜拿回去给家人吃,现在不行,所有东西都是可丁克某的,一点多余的都不会有,窝窝头一个工人一个,有工人多要一个,就有工人吃不上。
米汤倒是有的多,大多数人也就只能吃个水饱了。
假如欧荣不喝粥,要了窝窝头,丁厂长就会把他那一份让出来。
欧荣早上办好了入职,中午就会有她的饭了。
不过食堂早饭都这样了,午饭就更加没什么好期待的了。
欧荣知道大环境不好,没想到连食品厂都这样。
丁厂长像是看出欧荣想什么了,对她说:
屠宰场可能伙食能稍微好点,有点边角料,猪血什么的吃,像咱们食品厂,还有肉联厂,做出来的东西全都要出口,厂里是吃不上的。
就是那些不合格产品,回收后都得往军区送。
咱们少吃点起码不要命,战士们营养不良,那可是要命的。
说完叹息一声,说:
厂里有好几家孩子去当兵的,回来和我们说,平时队里天天吃水煮白菜土豆子,训练连抢都要扛不动了,只有出那种危险任务,不一定回得来的,执行任务前炊事班才给烙一顿两面饼子吃。
反正现在国内的情况是这样的,厂里效益好,不是不挣钱,盖房子,穿衣服都行,因为机器的革新,产能提高了,不止服装抢,连自行车的产量都上来了。
人人都不穷,但就是吃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