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分卷阅读151—抓痒。
晓丽笑的满床打滚:
妈妈,我错了,哈哈哈,错……错错,错了,哈哈哈哈哈。
隔壁王爱国夫妇羡慕死了。
他们娘儿俩感情真好。
李淑芬说。
王爱国搂着媳妇:
这个月也没动静?
李淑芬失望的摇摇头。
结婚三年多还没孩子,婆婆耐性全无,哪怕她是供销社的营业员,也要压不住了。
这一年她压力好大。
王爱国安慰道:
不用着急,我们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我妈那边你不用管她,我和她说。
真要能说通就好了。
李淑芬转了个身,背对丈夫。
第二天欧荣照常去上班,她还真舍不得扫大街这项工作,扫大街当然没什么好的,好的是扫完大街处理垃圾的垃圾站。
革,委会越发猖狂,专挑京市有钱人动手,成分好也没用,随便安个罪名就能上去抄家。
这帮人粗糙,没素质,更没文化底蕴,抄家只拿金银珠宝和钱财,对其他东西,比如古董字画,木雕,瓷器等等,半点没有欣赏的眼光,对他们来说这些全是破烂,包括在现代价格炒的很高的和田玉和翡翠。
在他们看来,都不值钱。
不值钱他们也没说什么都不做,一切他们不能拿的,不想拿的,他们就破坏。
三年来在垃圾站捡了无数的瓷器碎片,还有青铜器之类的古董,青铜器大都被砸扁了。
但也只有这些碎片了,木头,字画,是没有的。
这些到不了垃圾站就会被人们捡回去烧火,市民们可分不清紫檀还是黄花梨,更不懂他们的价值,通通烧火。
翡翠和玉石碎片当然也有,除了一些相对完整大个的,其他没有捡的必要,他们和瓷器不一样,没有修复的价值。
古翠最重要的价值在雕工和做工,它和瓷器不一样,一旦碎了,无法修复,网络上那些修复翡翠玉石修的和新的一样的那种,都是骗人的。
要说离开街道办,欧荣最舍不得的就是这个垃圾场。
欧荣看过年代文小说,里面常常会写到主角去垃圾场捡漏的情节,这些情节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原因是:
一,垃圾厂里没有书本,纸张和木头,没法以找烧火材料为由进去。
旧报纸更没有的了,旧报纸都是拿来糊墙的东西,地位堪比现代的墙纸,谁家糊墙不得攒上几年的旧报纸啊,丢?那是更不可能的。
就算不烧火也不能丢啊。
六十年代哪怕是京市也没能家家通电,照明靠煤油灯和蜡烛,没有煤气,没有天然气,做饭只能柴火做饭,取暖靠烧炕,喝水要一大早出去拎,在这种前提下,现代人无法想象他们有多俭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