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分卷阅读98说完王嫂子喜欢的摸了又摸手里细软舒适的毛料说:
但小欧你这个不一样,我一摸就知道它值一斤猪肉,东西太好了,一块钱都便宜了,摸着它,害我也想好好伺候伺候我这张老脸。
不止王大娘一个,除了讲价那个嫂子,所有人都买够了数回去的。
三十条毛巾二十二块钱,一人两条,剩下八条是送的。
欧荣手里的毛巾还剩下九十整。
空间已经关闭了。
欧荣的粮食关系在单位食堂,晓丽这些天带不了饭了,她得给晓丽留够了去国营饭店的钱和票,二十二块钱太少。
等会和展飞商量商量,让他中午放学带晓丽出去吃饭。
哎,还想和那小子保持距离的,结果事赶事的,还得麻烦他。
等所有人都回去了,欧荣又转回屋,拿出一套大红丝绸的新婚四件套,和一套红色牡丹花四件套,拿包袱皮一包,就上了王大嫂家。
才分开欧荣就又过来了,是有啥事吗?
王大嫂开门把欧荣让进屋。
欧荣进屋把包袱皮放在桌上说:
大嫂,刚才我听你说你最小的姑娘要结婚是不是啊?什么时候结啊?
王大嫂说:
快了,再过一个多月,国庆的时候结,吉利。
欧荣把包袱皮打开:
大嫂,正好这回我爸妈给我寄过来好几套床单被套,还有枕头套,都是一块儿料子上做的。
欧荣没说床上四件套,因为说了王大嫂也听不明白。
欧荣说:
我看了,质量都挺好,摸起来舒服。
不知道我妹子是打算自己做铺盖还是买现成的?
六十年代人们很少会用布料做床单被套。
没别的原因,太费布了。
而且大红布和大花布卖的还特别贵,所以结婚十有八九是自己做铺盖的。
铺盖就是用布,没钱的人家用最便宜的白色素布,富裕点的人家用格子布,绿布等稍微贵一两个档次的布,先做一个小一点的床垫子。
布上面铺一层棉花,棉花上面再盖一层布,然后把两层布缝在一起,中间再把棉花和布一起缝上几圈,防止棉花跑偏,床垫子就算做完了。
被子也是同样的做法,但是被子正面的那一小块儿布,没钱人家用大花棉布,富裕点的人家用红绸子布,代替素布。
所以那个时期人们被子都是一片大红,大绿或者大花,四周包一层白边,没有被套,被子和床垫子合在一起就叫铺盖。
因为没有被套,所以每次洗被子和床垫子的时候,都得全部拆开,洗完了再重新缝上。
特别麻烦。
洗个被子用一天时间绝对不是夸张,因为大部分时候都用在拆和缝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