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分卷阅读84从钱兴邦开始的。
钱二姐刚走,几乎沉默了一整天的钱兴邦就和赵桂花开口,说:
妈,我想去南方,你和我一起走吧。
赵桂花吓了一跳,不同意:
去南方嘎哈啊?人生地不熟的,而且我听说那边可危险了,不许去。
钱兴邦反驳道:
可那边能挣钱呀。
我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在学校人缘也不好,老师都不喜欢我,肯定不会在我的档案上说好话,又摊上那么个爹。
我都能想到毕业以后的样子。
好工作肯定轮不到我,要留下,要么毕业去效益差的厂,一个月拿几块钱,要么就回乡下挣公分。
挣那么点儿,咱们家又欠那么多钱,啥时候能还完?
赵桂花犹豫了。
钱兴邦再接再厉:
妈,今晚周老头那态度你也看见了,咱们要是留下能有好儿?留下以后就是天天看别人的臭脸色,受别人的气。
现在事情没闹大都这样了,以后我爸万一被人给拉去批,斗了,他的事儿一宣传,闹的大街小巷人尽皆知,咱俩还咋做人?
再怎么登报断绝关系,咱们也是杀人犯的老婆孩子。
不如走的远远的,去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重新开始。
我蹲的那个班房里就有一个去过南方的,倒买倒卖被抓进来的,我听他说,只要肯干,愿意担风险,来回这么一趟至少能赚几百块。
他一年能折腾三四趟,一千多块钱呢,就算被抓进去又怎么样?关个几年,留下那么多钱也值了。
不用多,我跑上两趟,就够咱们还钱,也够咱们在乡下盖个大房子了,只要手里有钱,谁还能欺负咱们?
只要有了钱,就算有个那样的爹,我也能挺直腰板过活,有了钱我也能孝顺爷爷奶奶,先挣钱,咱们再衣锦还乡不好吗?
钱兴邦说的太好了。
赵桂花不心动吗?
不,她心动了。
想到留在京市以后无论她走到哪儿,都有一顿人围着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赵桂花就觉得还不如死了的好。
去南方那点风险,好像也不是不能承受。
不过最后赵桂花考虑再三还是选择留下来。
她说:
兴邦,你可以走,但妈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妈不能跑,得留下来赎罪。
再说,你老叔没结婚,等你爷爷奶奶醒了,谁伺候他们?
妈,想好了,这回事儿了了就跟你爷奶回乡下,伺候他们去。
你要走,妈不拦你,你都那么说了妈也知道拦不住你。
钱二姐走的时候没有拿屋子里的钱,赵桂花没动周长寿拿过来的信封,她从自己手里的小布包里抽出五张大团结,塞给钱兴邦:
儿啊,妈没本事,只能帮你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