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妍还提前将所有转卖的东西都明码标价,价格写在一幅卷轴上,悬挂在大堂中央,人们可以参照上面的价格自行选购。
人们对卓妍的此种行为津津乐道,无不称赞卓掌柜敢开先河,做别人所不敢做,想别人所不能想。
黄若岩过来打趣她:卓掌柜,你这生意还没开张就先火了!
卓妍打着哈哈:全靠你们这群小仙女给我撑场子。
卓大舅也没想到原本冷冷清清的酒楼一下人员爆满,那情形,堪比大相国寺的集市热闹。
我们家居然出了个经商奇才。
卓妍一边数钱一边嘿嘿笑。
没几天,酒楼里的东西基本被搬空了,这家酒楼的名声也传出来了,街坊都知道卓氏美妆铺的女掌柜又开了一家酒楼。
而且把原本酒楼里的东西全卖了,据说要开一家独一无二的酒楼。
于是人们争相猜测,新开的酒楼会是什么样?
也有人出言讽刺,说这刁妇花样百出,可能要出丑。
在所有人都捉摸不透卓妍下一步会出什么奇招时,又一份告示出现在大街小巷,告示内容如下:
征文启事:原太平巷内许员外脚店现已转让,更名为酒池,酒池欲重新开张,现为酒池征求诗词佳作二十首,请京城内外才俊不吝投稿,于元日在酒池举行评比大赛,被选中者每人赠铜钱一贯,锦缎一匹,上等石墨一盒。
获选诗词日后将被抄于酒池内悬挂,各位才俊若有意,请将诗词写于纸上,投至太平巷内酒池外的木箱之中,并写上姓名地址。敬请内外才俊互相转告。
这份征文启示也是云儿帮忙写的,云儿不明白卓妍这么做用意何在,问:你想找人写二十首诗词那还不好办吗,我认识一些颇有才学的文人,可以请他们帮你写,你这样大费周章,又是送锦缎,又是评比大赛,太兴师动众了。
我就是要兴师动众……卓妍道,这叫宣传策略!
云儿似乎明白了什么,联想起卓妍故意把酒楼内的东西直接卖给百姓。
而不是卖给当铺,这其实是故意制造话题,积聚人气,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这家酒楼。
想明白这个,云儿又是侧目:你小小年纪,究竟哪里来的这些聪明才智?
这时,秀姑插嘴道:说不定又是梦中有高人指点。
卓妍偷笑不已,自语道:谁让我天赋异禀!
在给酒楼重新起名时,卓妍花费了一番心血。
既然她决定举办一家独一无二的酒楼,就要起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
云儿与黄若岩给她数了京城六七十家酒楼的名字,无非是某某酒楼、某某脚店、某某正店、某某客店一类的名字,这些都不能凸显卓妍的创意。
卓妍先在心里确定自己将要开的这家酒楼里的主要风格,这大',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