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离京(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一样的。许七安摇头。

你倒是个痴情的人?姜律中诧异道。

这和痴情没关系,这和白嫖有关系.....许七安沉声道:除非姜金锣请客。

什么?姜律中一愣。

你请客,那便一样了。许七安脸色严肃。

姜律中想了想,指着江面:你觉得这里的水怎么样?

许七安顺势俯瞰江面,老实回答:不怎么样,脏兮兮的。

姜律中点了点头:你知道就好。

许七安:.....

过了片刻,姜律中道:沿着运河南下,到了青州,我们就得改走陆路。陆路走个一旬,差不多就能抵达云州。

姜大人,这种秘密路线告诉我不妥吧。许七安道。

无妨,以你的天资,迟早是金锣。姜律中不甚在意的笑着。

朋友归朋友,你给我插旗我一样要生气的...许七安报以微笑:承蒙吉言,嗯,为什么要改换旱道?

是陆路。姜律中纠正,随后解释:青州虽与云州相邻,但两州之间没有相连的运河,如果要走水路的话,得绕过隔壁的沙洲,还不如走陆路来得快。

前朝曾经大兴水路,开凿运河,分别修了两条贯穿南北、东西的大运河,其中支流数之不尽,方有如今大奉的发达漕运。青州与云州反而没有运河相连?

没有水路?许七安表达了疑惑。

本来是有的,云州与青州有一条支流相连,但十几年前,河水忽然改道。姜律中解释。

改道了啊....许七安缓缓点头。

水利工程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让朝廷头疼的问题,时不时的泛滥,时不时的改道。即使在前世,洪灾依旧令人头疼。这男人改道还好,顶多穿肠过肚。河水一旦改道,危害千里,百姓遭殃。

这时,前方升起一道黑烟,许七安极力远眺,发现是一艘小船停靠在岸边,几个人正在烧着货物。

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要燃烧货物?许七安沉声道。

他的第一反应是有人为非作歹,毁坏商家货物。

姜律中看了几眼,恍然道:一般这种情况,是商家不打算过榷关,烧了货物准备返航。

马上就到京城了,为何要这般?许七安不理解。

呵,朝廷在运河设置重重榷关,每过一关,便交一次税。交着交着,很多商家就会发现,即使到了目的地,卖出货物,赚取的银子还不够交税。所以干脆烧了货物返航,因为你若载着货物,返航时还得再交一次税。空船则不需要。姜律中感慨道:

沿河焚烧货物,这是常有的事。

吃相竟如此难看。许七安扬眉。

还有更难看的,因为小商家负担不起漕运关税,只能依靠漕运商会,那些商会会把货物低价吞下来,再高价卖出去。就拿你曾经在太康县接手过的硝石矿举例,当地灰户采石烧灰,京城吃不下那么大的量,便只能运到各州贩卖,但关税那么重,他们无力承担。

商会就趁机低价收购石灰,通过自己的渠道运送出去,灰户们只能得一成,甚至更少的利。勉强果腹。

这背后牵扯的利益难以想象,即使是魏公也顾虑重重。

许七安沉默了。

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元景帝修道炼丹,开销巨大,而这些银子并不是从户部走,都是他自己的小金库提供的开支。

那么,元景帝哪有这么多银子供他疯狂撒币?

他没问这个问题,回到船舱吐纳,恢复精力。接近午时,已经饿的饥肠辘辘。

出了房间,听见甲板热闹的攀谈,原来是船工网上来许多肥美的河鱼,撒在甲板上,活蹦乱跳。

由姜律中带头,宋廷风等二十名铜锣在一旁凑热闹,欣喜中午有鲜鱼汤喝。

本次带队的巡抚,闻声出来,皱着眉头。

他是都察院的佥都御史,正四品官员,在大奉官场,巡抚通常都是由御史担任,权力极大。

都察院是魏渊掌控着的,大青衣还有一个官衔,叫左都御史,正二品。

这位可以说是自己人的御史一上午都在晕船,头晕眼花,正休息着,被这群武夫给吵醒,心里甚是不悦。

给巡抚大人挑几条最肥的河鱼炖汤。姜律中笑道。

留着山羊须,气质儒雅的巡抚大人摆摆手,眉头紧皱:河鱼腥味太重,本官没有胃口。

拒绝了姜律中好意后,他不悦的扫视着铜锣们,都安静些,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说完,面带躁意的回了船舱。

啧啧,读书人身子骨就是弱,这就经受不住了。一位铜锣调侃,被姜律中瞪了一眼。

有鲜鱼汤喝...正好放一些鸡精调味....饥肠辘辘的许七安对午饭充满向往。

......

PS:感谢盟主潋滟舞葉的盟主,后续为你加更。嗯,26个盟主,我已经还到第20个了。

再有六章就OK了。至于白银盟的加更,我算了一下,我是从11号开始还盟主加更的。1号到11号,我总共写了33章,刨除每日两章,还多11章。

所以第一个白银盟已经加更完了。剩下一个白银盟,我还完所有盟主的加更再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